男女主角分别是傅小官董书兰的现代都市小说《高质量小说阅读穿成地主家的傻儿子》,由网络作家“堵上西楼”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傅小官董书兰是军事历史《穿成地主家的傻儿子》中出场的关键人物,“堵上西楼”是该书原创作者,环环相扣的剧情主要讲述的是:你反受其害。”傅小官再次躬身行礼,道:“大人所言极是,晚生后面自然会注意。”“孺子可教。”刘之栋端起茶盏喝了一口,又道:“你要的采矿批文我看了,这个印章本府暂时是不能盖下去的。本府以为,以你的才学,著书立说才是你应该去走的路,采矿这种东西一来本就是官家所经营,二来……你涉猎其中岂不是误了正途?”这句话刘之栋用的是本府这个自称,这便是官场语言,就是说正......
《高质量小说阅读穿成地主家的傻儿子》精彩片段
从临江书院出来,傅小官去了临江州府,父亲会在那等他一同去拜见知州大人,并落实采矿批文的事。
坐在马车里,傅小官回想着刚才秦秉中所说的那些话,对于战争他是不希望看见的,谁都渴望生活在和平的年代,不受那战火之苦,无颠沛流离之痛。
但根据过往经验,战争往往不以个人意志为转移,未雨绸缪总是不会有错的,虽然那些荒人不至于打到江北之地来,但怕的就是流民和那些绿林山匪。浑水摸鱼这种事,在这种法度尚未健全的社会是再正常不过的事了。
因此,他愈发希望能够拥有一支自己的力量,他也愈发希望能够更快的完成火.枪火炮的研究和应用。
这个时代已经有了火.药,也有了烟花爆竹,傅小官不知道火器的发展已经到了哪一阶段。但根据他对冶铁和火.药作坊的了解,初步估计还停留在最原始的火.枪阶段,也就是打一枪填充一次的那种。
和曾经的宋朝差不多,如果是这种火.枪,它在大规模作战中的意义并不大。射程短,精度低,填充慢,制造成本还很高,整体而言没多少优点,杀伤力还不如弓弩。
如果那个黑匣子跟着过来就好了,傅小官不无遗憾的叹息了一声。
至于秦秉中后面说到的尚贵妃和九公主,如果真是她们要见自己,那是如何也躲不过去的。到时候再看吧,大不了再抄一首诗。
对于红楼一梦的流行他并没觉得意外,如果这本书不受待见才是意外。至于通过这本书所收获的名声他没有放在心上,反而是这一本书的定价让他对董书兰刮目相看。
这是按章回定价的,一个章回便是五百文,而每一次更新,她都是将前面的章回一同印刷。这就很坑人了,很多人看了前面十个章回,已经花了五两银子了,可后面又更新了一章,却需要再花五两银子加五百文……如果等这书更新完会赚多少银子?傅小官难以估算。
看来后面再写信给董书兰得劝劝她,整本书下来估计在一百回,会把人家看破产的!
乱七八糟的思量间,马车停在了州府的门口,傅小官下了马车,便看见傅大官已经在此等着他了。
“儿啊,这位便是柳三爷,给三爷问好。”
傅小官面带微笑对傅大官身边的那中年胖子行了一礼,恭敬的说道:“三爷好!”
“可别这么生分了,傅公子如今可是临江才子之首,且不说那心有灵犀一点通,单单就是这红楼一梦,便足以让傅公子名动天下了。随我来,去后院拜见知州大人。”
他们走的是侧门。
穿过一片花园,经过一处长廊,跨过一道月亮门,便是来到了后院。
此间很安静,布置很朴素,日头被浓荫所遮蔽,减去了几分暑意。
刘之栋年约五十,身体消瘦面容矍铄,眼皮有些松弛,此刻他正坐在树荫下看书,那双眼就像闭上了一般。
当三人站在了他的面前时,他微微抬头,那双眼睛睁开来,视线首先便落在了傅小官的脸上,颇有锋芒,却不逼人,这便是威压。
傅小官依然面带微笑,上前一步躬身行礼:“晚生傅小官,见过知州大人。”
“嗯……”刘之栋将手中的账册放下,依然看着傅小官,问道:“红楼一梦写到多少回了?”
傅小官一愣,答道:“那不过是晚生闲暇之作,而今颇为繁忙,便写得少了一些,才到第二十八回。”
“这本书是可以的,你算是为我临江之地的学子挣了个极大的脸面。不过我还是想说一句,里面诸多儿女之事,就少写一点吧。那些诗词歌赋很好,这点值得表扬。当然,书是你所著,我如此说不过是怕人言可畏你反受其害。”
傅小官再次躬身行礼,道:“大人所言极是,晚生后面自然会注意。”
“孺子可教。”刘之栋端起茶盏喝了一口,又道:“你要的采矿批文我看了,这个印章本府暂时是不能盖下去的。本府以为,以你的才学,著书立说才是你应该去走的路,采矿这种东西一来本就是官家所经营,二来……你涉猎其中岂不是误了正途?”
这句话刘之栋用的是本府这个自称,这便是官场语言,就是说正事了。
傅小官一听,心里咯噔一下,面色没有丝毫改变,他依然笑道:“大人所言极是,晚生是这样想的,著书这事不会放下,但晚生也想弄点别的营生。原本考虑过贩盐,也去询问过此事,但临江之盐引早已排完,这生意就没法做了。思来想去,这采矿一事临江倒还有部分份额,所以就希望能走这条路子,还请大人能够通融通融。”
刘之栋靠在了椅子上,将那账簿拿了起来,没有再看三人,淡淡的说道:“这批文先放我这,我再想想,你们回去等着吧。”
“这……”傅大官有些急了,傅小官轻轻拉住了傅大官,言道:“如此,劳大人费心了。”
父子二人退了出去,随后柳三爷也走了出来。
傅大官问道:“是不是银子不够?”
柳三爷一声苦笑,“不是银子的问题。”
“那是为何?”
柳三爷看向傅小官,说道:“张之策的堂妹,是知州大人的小妾,虽为妾室,但刘大人府上却尊称其为三夫人,可见极受刘大人宠爱。昨晚张之策之小女张沛儿来见过了三夫人,今儿个刘大人便改了主意……你是不是曾经得罪过张沛儿?”
这特么的什么事啊!
傅小官拍了拍额头没有回答,柳三爷却看了出来,他又说道:“刘大人说的是这批文先放他那,这就是留了一手,意思也摆得很明白,接下来成与不成我是帮不了你了,这得看小官你自己怎么处理。”
……
“你想怎么处理?”傅府后院,傅大官问道。
“我倒没料到这小姑娘还会使坏,先放着吧,我想想别的办法。”
“张沛儿可以的,你想啥呢?”
“没感觉啊。”
“你这小子,上了床熄了灯被窝里一滚,自然就有感觉了,哎……”
宣历八年,五月初五,端午,晨光微曦,天清云浅。
傅小官已经起床,来到了院子里。
他在那颗老榕树下站定,默默的吐纳十息,然后跨步,挫腰,提拳……
这是一套军体拳,动作自然规范,标准无丝毫偏差,只是因为这具身体太弱的原因,行拳并不快,更没有森然拳意——看起来就像是市井所言的花拳绣腿。
傅小官徐徐而动,却是正好调理着身体。
无论是肌肉骨骼还是韧带,这身体实在……太差,好在才十六岁,虽然还是晚了很多,但他相信经过两年的调理,应该能达到前世一半的水准。
春秀更加愕然。
以前少爷睡觉可是要到自然醒的,但这两天少爷都是天光微亮就起来了,然后在这老榕树下打一趟拳,再围着院子小跑几圈。
对,初三那个早上少爷跑了八圈,昨天早上少爷跑了十圈,今早理应会跑得更多吧。
这些天少爷极少说话,只是初二那天忽然问起当初救他的时候,有没有捡到一个黑匣子。
春秀是不知道的,后来去问老爷,老爷不明所以,但还是安排人又去找了找,却并没有找到,少爷想了想,也就没有再提。
少爷自那事以后,真的变了个人似的,除了对吃的要求,别的,都极为不同。
比如,他再没有要春秀为他穿衣洗漱。
比如,他天天都要洗澡,并不再让春秀为他搓背。
再比如,他晚上总是晚睡,就着灯火,居然在看《三朝诗词纾解》,偶尔会笑笑,或者说两句春秀听不懂的话。
比如:历史……这或许就是平行时空了。
又比如:看来我可以在这个世界愉快的生存下来。
春秀坐在一旁绣花,听着少爷翻书的声音,觉得心里有着从未有过的安定。但听到少爷的自语,却又稍许有些紧张——少爷的脑子被硬物击打,极有可能会留下后遗症,这言语并未在府上流传,但她还是听到了一些风声。
从丁护院的嘴里听来的,丁护院说他是从赵掌柜那听来的。
这让她很不舒服,虽然少爷确实与以往有些不同,但她却觉得现在的少爷更好——这话她自然不敢说,可自己的少爷无论如何她在心里也是护着的。
至少现在的少爷没有再跑出去喝酒了,没有吆五喝六的欺负街上的弱女子了,甚至这几天连门都没有出,还看起书来。
看书,这是很高尚的事情,至少在春秀的心里,这就是少爷应该做的正经事。
老天爷保佑,少爷这是被打醒了,以后,傅府能够继续好下去,她这种为婢女的也能有个善终。
傅小官打了两遍军体拳,身子活动开来,微微有些发热,他开始绕着院子的回廊慢跑——一圈差不多四百米距离,十圈四千米,身体疲倦感很强,差不多也是目前的底线了。
这处院子是属于他的,除了春秀,原本还有十个护院,曾经他的跟班,欺男霸女的依仗,现在都被他暂时安排去了外院。
他不喜欢人多,倒不是嘴杂——这些护院在他面前也不敢说什么,就是以前养成的习惯,刺杀这种事情领了命令独自策划独自执行,于是就这么独自惯了,一时半会还没法改变。
以后还是要改变一下,毕竟世界都不一样了。
傅小官一边慢跑一边想着,抬眼便看见傅大官从月亮门走了进来。
他挥手向傅大官打了个招呼,并没有停下脚步。
傅大官愕然楞了两息,春秀迎了上去,他指了指傅小官,问道:“我儿……”
春秀道了一个福,躬身回道:“回老爷,少爷如此这般已是三天……老爷不在家,奴婢无法告知。”
春秀稍顿,又道:“少爷说,这身子骨太弱,需要锻炼,少爷就是这般锻炼的。”
傅大官看着傅小官的身影,胖乎乎的脸露出了笑意。
他一手捋着短须沉默片刻,问道:“少爷还有何异样?”
“少爷他……晚上看书至深夜。”
傅大官顿时一愣,忙又问道:“看的何书?”
“看过论语,中庸,诗经。”
傅大官皱了皱眉头,“三个晚上看了三本?”
“回老爷,不是三个晚上,而是……两个时辰,另外,少爷……不是看。”
“那是啥?”
“是……翻,少爷翻了那些书,只是偶尔会停下看片刻。少爷看得最多的是《三朝诗词纾解》,奴婢见少爷已经看了此书两个晚上。”
傅大官想了想,低声吩咐道:“少爷身体尚虚,要劝他早些休息……至于看书,随便看看就已经很好了,切莫认真,认真伤神。”
“是。”
春秀没有说自己劝过少爷,但少爷并不听劝。
少爷说,没到凌晨一点,哪里睡得着。
凌晨她明白,一点她不知道,而后她知道了,大约是子时末丑时初。
“少爷这两天饮食如何?”
“比以往强了许多,早上一碗小米粥,配一个煎蛋一个煮蛋还有时令小菜三道馒头两个。中午一碗米饭配三荤两素一炖汤,晚上与中午一样,只是菜品变化……少爷说,等老爷回来,在少爷这院子里另外弄个厨房,这样更方便一些。”
傅大官点了点头,又看向傅小官,他的眼里甚是疑惑,疑惑于儿子的变化。
自己的儿子原本什么样子他这个当老子的当然门清,这几天为了将前面那事儿的隐患彻底消除,他一直在奔波,目前看起来那贵人似乎不会再追究了,这让他悬着的心终于放了下来,可儿子这突然间开始锻炼,甚至还看起书来……这让傅大官的心又有些颤巍巍的抖动。
这是好事吗?
难道那一敲把儿子敲开了窍?
但愿吧,至少现在看起来,儿子没有变傻的倾向,这就很好了,至于其他的……那就随他折腾吧。
拿定主意,傅大官对春秀说道:“他这跑完,早餐就不送过来了,叫他去我那吃。”说着他四处望了一眼,又道:“既然我儿想弄个厨房,呆会你去找找大管家,他昨儿个已经回来了。”
春秀应下,傅大官又看了看傅小官,转身走了出去。
十圈跑完,傅小官接过春秀递过来的热毛巾擦了把汗,又接过春秀递过来的温开水,喝了一大口,在院子里随意走了走,便向旁边的澡房走去。
春秀已经放好了热水和换洗的衣物,对傅小官说道:“老爷说,待会请少爷去前院用餐。”
傅小官点了点头,进屋,关门,躺在木桶里,觉得这一切真的不错。
前世好友曾经问起自己一个问题:当不了一辈子的兵,退役了有什么想法?
他的回答是:寻一处山水地,有草庐一间,良田一亩,鱼塘一处,忙时种田,闲时钓鱼,如此,一生。
文青!
他笑了笑。
他是真这么想的,杀了不少人,他觉得很累,心累。
如今这个愿望貌似就这么达成了,他有一种如释重负的解脱,虽然精神上还没有完全的舒展,但这些天的晚上至少没有再失眠,甚至一觉醒来未曾有梦。
有一个真心疼他的爹,有一个言听计从的丫头,有一个未曾谋面的母亲,当然,作为临江城的大地主,他肯定有很多的田地。
这很好。
至于怡红楼的樊朵儿,他自然是没有在意的。
但是记忆里那惊鸿一瞥的白衣女子却无比清晰,确实很美,嗯,就这样。
傅小官心里毫无波澜。
……
地主家的宅院很大。
地主家主宅的饭厅也很大。
傅大官坐在上首,二夫人齐氏坐在左首,傅小官随意的坐在傅大官的对面。
这仅仅是因为距离傅大官稍远一些,当然并不是傅大官作为父亲的威严,而是因为傅小官意识里还是对这个父亲的陌生,本能的选择了这种距离。
对此,齐氏微微的皱了皱眉头,傅大官不以为意。
饭菜已经上桌,一家三口……傅小官不知道这算不算是三口,傅大官和蔼的看着他一笑,说道:“用餐。”
傅小官自然没有客气,他端起碗便开始吃了起来,齐氏又皱了皱眉头,因为傅小官的吃相不太好看。
傅小官习惯了吃饭速战速决,并没有注意到齐氏的表情——就算看见,他也并没有要改变的想法。
吃自己的饭,让别人说去吧。
“今儿端午,我待会会去各个农庄走走……儿子,有没有兴趣跟爹一起去瞧瞧?”
如果是以前的傅小官当然是拒绝的,那些泥土杆子有什么好看的?
有这时间不如去怡红楼听听樊朵儿唱曲儿。
齐氏自然也以为这不成器的败家子会和往年一样,却没料到听到了另外一种声音。
“好啊,我也想出去走走。”
齐氏愣了一下,傅大官哈哈大笑起来。
“儿啊,这些以后都是你的……”
“咳咳!”齐氏咳嗽两声,站起身来,淡淡的说道:“我吃好了,老爷您早去早回,我约了李神医,得开几副安胎的药才好。”
傅小官这才打量了一眼齐氏,雍容华贵,容颜尚好,颇为骄傲,腹部微微隆起,目测应该有五六个月了。
齐氏迎着傅小官的目光,也笑了起来,“小官啊,你希望有个弟弟还是妹妹呢?”
傅小官一乐,“弟弟妹妹我都要。”
这是真心话,前世父母早去,他就是一孤儿,而今有了家人,他是真希望能够多一些弟弟妹妹,哪怕不是同母,他也一定会照看好他们。
齐氏转身,脸色阴暗。
“这傻小子……莫非真的转了性子?”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