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主角分别是安然丁长赫的现代都市小说《全文浏览带球跑:弃妻太诱人了怎么办》,由网络作家“芳遥”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其他小说《带球跑:弃妻太诱人了怎么办》,是作者“芳遥”独家出品的,主要人物有安然丁长赫,故事节奏紧凑非常耐读,小说简介如下:哄我,今年谁家日子都不好过,我都知道。”吃饭时先喂他娘吃两口,他才会吃,若安然不吃,他就看着他娘也不吃。丁婆子常常看着小石头偷偷抹眼泪,这是多好的孩子啊,瞎了眼的丁家,怎么就那么狠心算计这母子俩呢。安然知道自己没多大本事,但她依然每天和儿子商量安排着生活,要让小石头相信将来一定会过得很好。天一天比一天冷,安然事先做了准备,让老丁头赶着......
《全文浏览带球跑:弃妻太诱人了怎么办》精彩片段
安然笑看着儿子,“娘知道,我的小石头将来肯定有本事,也是最孝顺的。”
小石头得意的说道:“那肯定的。”脸上笑嘻嘻的,在娘脸上亲了一下,奖励他娘说的很对。
母子俩对着笑了起来,旁边刷碗的丁婆子看了,也不禁笑了。
在丁府的那些日子,就没见大奶奶笑过。
第二天,小石头就和他娘去了山上,他一路练着小弓箭,又练打弹弓,技巧越来越熟练。
这会儿也没什么药材了,倒是采了不少蘑菇,还有野菜,野果子也摘了不少。
他们没往深山里去,但就这样,小石头还是打了一只鸡,两只兔子。
在这方面,小石头比安然学习的快多了,就是准头,安然现在也比不过小石头。
下山后,安然让老丁头明天把两只兔子卖掉,把鸡炖上自己吃。
不能不算计着过日子,没收入,几口人吃喝用,每天都要花铜钱。
幸亏粮食暂时不用买。
光花不进,日子没法过,而且小石头慢慢长大,将来要去学堂,要交束脩,还要买笔墨,这些都是不能省的。
在平常吃的上面,安然也不想委屈儿子,隔段时间就买些肉,小石头是无肉不欢的。
地里的药材长时间没人打理,也收不上多少,但好歹能换点油盐钱。
安然心中装着这么多事,但表面依然很淡定,尽量不影响到小石头。每天去山里转转,采些能用的东西,下午和晚上就教小石头练字,或者和老丁头练习腿脚功夫。
十月份过后,天一天天冷了,丁婆子和陈大姐把院里的菜地又扩大了一些,整理出来,种了白菜,萝卜等物。
小石头好像在短时间里迅速成长起来,每次老丁头去镇上买东西或办事,他都要跟着。
出去的多了,安然便又教他一些人情世故,如何与人说话相处。
出门在外,老丁头尽量不出面,都是让小石头出面,也是锻炼他的意思。
今年收成不太好,雨水少,收的租子也少,安然一粒粮食都没卖,全都留了起来。
小石头也知道今年收成不好,村里有好几个小伙伴家,顿顿都喝稀粥了。
小石头隔两三天就会问他娘,家里还有多少银钱,米面还够吃多久,弄得安然不禁一阵心酸。
这么小的孩子,心里记挂的却是这些。
每次吃干饭,给小石头单炖了肉,他都会埋怨他娘一顿,“今年这个年景,娘怎么还蒸饭吃,以后别这没吃了,也喝粥吧,还能多撑些日子。”
安然摸摸小石头的头,说道:“粮食咱家还有,娘心里有数。”
小石头嘟囔着,“娘净哄我,今年谁家日子都不好过,我都知道。”
吃饭时先喂他娘吃两口,他才会吃,若安然不吃,他就看着他娘也不吃。
丁婆子常常看着小石头偷偷抹眼泪,这是多好的孩子啊,瞎了眼的丁家,怎么就那么狠心算计这母子俩呢。
安然知道自己没多大本事,但她依然每天和儿子商量安排着生活,要让小石头相信将来一定会过得很好。
天一天比一天冷,安然事先做了准备,让老丁头赶着驴车把油盐还有肉都买回一些,肉骨头也买了一些,现在天冷,不怕搁不住。
老丁头现在闲下来,每天不是帮人拉东西,拉脚,就是去捡柴火。
家里有丁婆子和陈大姐,安然就安心教小石头练字,一个冬天,小石头认得了不少字。
现在安然真是一个铜钱,恨不得掰成两半花,可就算这样,铜钱还是一个一个减少。
趁着现在还能弯腰做不少活,安然想着把一切都准备妥当,孩子的衣服,尿布洗干净,暴晒。还有种的药材也要时不时去收一些。
每天的琐碎事占满了她的每天,现在她也庆幸当时留下陈大姐。
换了薄衣服,村里人也都知道她有了身孕。不少村民都好奇,都怀孩子了,怎么还在这乡下待着。
村里也有几个和安然谈得来的妇人,问过安然,当然关心居多。安然只是半垂着头,没回话,让人觉得她有些可怜。
慢慢的,村里人也都知道了,安然是不被婆家所喜,所以才放到乡下庄子上来的,大着肚子也不让回,太可怜了。
等丁婆子跟安然说着村里妇人嚼的舌根,安然倒是笑了笑,这些家无余钱的人还在可怜她。
她有房有地有孩子,有什么可怜的。
不过这样也好,她不知会在这里住多久,也许是一辈子,总得有一个说的过去的理由吧。
连着几天的大雨,让庄稼人担心地里的庄稼,雨刚停,便纷纷拿着家伙去自家田里查看。
中午的时候,花婶给安然送来了两条鱼。
陈大姐看着盆里的鱼发愁,“大奶奶,这鱼怎么做呀,这鱼又腥刺还多,咱这儿都不咋爱吃。”
安然瞪着盆里的鱼,好半天才回过神来,说道:“一会儿我来做,陈大姐,帮我把鱼收拾干净。”
陈大姐没怎么干过这活,笨手笨脚,最后还是丁婆子接了过去。
收拾完后,安然拿了几味药材,拿了些调料,把鱼腌制起来。
中午的时候用鱼片做的菜,鱼骨头剁几下,熬的鱼汤,上面点缀一点青绿的小葱便好了。
陈大姐使劲嗅嗅鼻子,说道:“这鱼怎么一点腥味没有,还那么香。”
中午安然让大家都坐在院里,把做好的鱼尝了一遍。安然问老丁头,“镇上酒家卖鱼的多吗,这个菜若卖给酒家,也能值几两银子吧。”
老丁头吃了嫩滑的鱼片,又喝了两口香浓的鱼汤,咂咂嘴说道:“确实好吃,大奶奶可以试试。”
在这块,尤其是乡下,吃鱼大家都是炖,做不好,腥味很重。所以人们都觉得不如买块五花肉,吃着更合算。
这做法还是安然邻居家的嫂子教的,她是南方人,爱吃鱼也会做鱼,总和安家拿几味药材来腌制,所以安然才会的。
安然说道:“另一条早上我做好,丁伯你赶车到镇上问问价钱,合理就把方子卖给他们。”
老丁头也知道家里现在的情况,高兴的说道:“大奶奶放心,把鱼分两份,我问问哪个给的高,我就卖给哪家。”
都说好后,大家总算吃了一顿丰盛的午饭。
第二天一早,老丁头和丁婆子赶着驴车就去了镇子上,镇上小饭馆不少,但大点的酒楼就有两家。
丁伯毕竟经验老道,先去了最大的那家,找来掌柜的说明情况,又让后厨的人把鱼热了一下。
原先掌柜的并没抱多大希望,乡下人能有什么新鲜的,可当鱼一端出来,他便不镇定了。
拿起筷子夹了一片鱼片,放到碟子里,嫩白的鱼片散发着诱人的香味,掌柜的放进嘴里,闭着眼睛慢慢咀嚼着。
旁边伺候的店小二,又舀了一碗汤送到掌柜手上。
掌柜的慢慢又把汤喝完,放下碗,又吃了几片鱼片。
“这位老伯,一看你就是实诚人,咱都不说虚的,您这方子要怎么卖。”
丁伯憨厚的笑了笑,说道:“这鱼是我家主子做的,方子自然也在她手里。出来时便说过,您这儿和前街味满楼,谁给的价高就卖给谁,您这酒楼气派,我是先到您这儿来的。”
掌柜的一听,这老伯还真是实诚人。便也说道:“刚我也说了,咱都实诚点儿,这鱼制作的方子我天福楼要了,您请开个价吧。”
丁伯尴尬的擦擦手,说道:“来时我家主子说了,让看着给,我们是乡下人,要多了,该让人说不知好歹了。”
掌柜的笑了笑,有时和乡下人打交道,就这点踏实,人不油滑。
掌柜想了想,这鱼在这儿真没做的出彩的,这道菜可立为招牌菜,那要这样算,多给点也不亏。
主要也是掌柜的不反感老丁头这人。
“这样吧,我也不哄您老人家,这方子,我出二十两。前街的味满楼绝对出不到这个价钱。不过若日后你家主子再有什么新的菜式,老伯可得先送到我这儿来呀。”
老丁头一听,这价钱高出了大奶奶和自己的估算。
老丁头忍着内心的激动,脸上倒也没露出多少。
丁伯忙说道:“掌柜的仁义,不欺负我们乡下人,我回去和我家主子说一声,明天就把方子给您送来。”
掌柜的乐呵呵的说道:“好说好说,明天我恭候老伯。”
因来时安然给分了两份装,老丁头便说道:“这一份没动过,掌柜的留下吃吧,耽误你这么长时间。”
掌柜的一听,好啊,正好给东家送去尝尝,忙让小二把菜端出来,又吩咐小二几句。
店小二把老丁头夫妇送出来,丁婆子才咧开嘴笑道:“都说店大欺客,可我瞧着店大也挺好说话呢。”
老丁头说道:“那是因为东西好。”
丁婆子挪了下食盒,感觉有点重,打开一看,原来是掌柜的给装了一些菜,还有烧饼之类的。
俩人到家后,老丁头去放驴车,丁婆子赶忙向安然禀报今天的事儿。
“大奶奶,这下总算不用再发愁银子的事儿了。”
虽然有地,但租子还不到收的时候。这么长时间的吃喝,安然手里早就没钱了,丁婆子心里也明白。
就这样,安然也没少了他们的吃喝,所以丁婆子对安然又多了两分亲热。
安然听完后,也是心下高兴,忙进屋,把用料多少,什么顺序写得清清楚楚。
“丁伯,明天还得麻烦你再跑一趟,把这个交给天福楼掌柜的。”
丁伯接过来收好,“大奶奶,天福楼掌柜的人不错,回来时还给装了不少饭菜,今天晚上有口福了。”
安然笑了笑,丁婆子和陈大姐忙去热菜,摆桌子吃饭。
~~~
芳芳:不要说为什么以前没想到卖做菜方子,这是女主跟邻居学的,若不是凑巧,她也没想到这个。
老管家也是无奈,老爷走时还让自己关照,可一不留神就发生这么大的事。
小石头忙上前说道:“管家爷爷别难过,我们回乡下住着也挺好,省的在这儿天天鸡飞狗跳的,我娘住的也不安心。”
管家上前说道:“大奶奶,我这儿备了一辆车,您请上车吧,若真有事给我捎句话,我能帮的肯定帮。”
安然点点头,“有劳管家了。”
安然带着丁婆子和陈大姐上了车,老丁头坐在车外边。没想到送他们的人也认识,就是接他们来的那个护院。
小石头倒是高兴的上去拍拍他的手,说道:“大叔,又是你送我们啊?”
这护院也挺喜欢小石头的,说道:“大少爷,我送你们回去,你赶紧进去坐稳了。”
小石头先向管家行了一礼,说道:“管家爷爷,我走了。”
说完就跳上了马车。
管家看马车走远,才摇摇头,多好的孩子呀。
还得想想怎么和老爷说呢?
~~~
小石头:祖父走了,这里也没有值得留恋的,跟娘回乡下也挺好,不过这账我给你们记着。
路上在县城落脚休息时,小石头倒是蛮高兴的,他记得来过这里。
晚上睡觉时,小石头见他娘,还有陈大姐,丁婆子都很沉默,便也不再闹腾了。
晚上他躺他娘怀里,小声问道:“娘,你是在生小石头的气吗。”
他也知道这一次是他闯的祸。
安然抚摸着儿子的脸蛋,说道:“娘不生你气,但你要记着,以后要发脾气,要打人,也要看情况,娘若叫你停手,你得听话。”
“她们一群人欺负你,也欺负我。”小石头知道自己闯了祸,但他不认为自己做错了。
“儿子,如果有人欺负你,你也可以欺负回去,但要用别的办法,不能还没欺负了别人,自己还惹一身麻烦,把自己赔进去。”
小石头眼睛亮了亮,“那娘不反对我打回去。”
“但是得用聪明的办法,以后再遇到事儿,看娘的眼色。”
小石头“嗯”了一声,安然正要哄她睡时,小石头又突然问道:“娘,我的小弓箭没忘拿吧,那是祖父专门送我的。”
“没忘,娘给你收的好好的,回家再拿给你。”
小石头又哼了一声,在娘脸上亲了两下,把脸埋在娘的胸口,一会儿就睡着了。
第二天快傍晚时,几人才回到下溪村。
把马车上的东西拿下来,小石头还和送他们回来的护院道了声谢,并热情的请他住一晚。
护院挺喜欢小石头的,说道:“我得赶快回去,就不住了。大少爷,你要好好练功,别把学到的忘了。”说完,还从怀中掏出一大包糖果,送给小石头。
小石头把人送走后,高高兴兴的回了院子,说道:“娘,还是在自己家住着舒服。”
安然看着儿子高兴的小脸,说道:“小石头,你要记得,就这也是丁家的,不是完全属于咱们的。”
小石头小脸一下就沉了下去。
“娘,你不是说舅舅很好吗,为什么咱们不去舅舅家,这样就和丁家没关系了。”
“如果咱俩回去,孤身母子照样会被人说闲话,会被人看不起,照样有人欺负。再说路也远,回去也会增加外祖母和舅舅的负担。”
小石头在院子里转圈,随后又回来说道:“娘,我早晚会挣很多银子,很多很多银子,让你,让外祖母让舅舅都不再为银子发愁,都让你们过上好日子。”
安然蹲下,平视看着儿子激动的小脸。然后把他拥进怀中,“好,娘等着,娘就知道我的小石头是最棒的。”
陈大姐考虑一晚上,第二天就自己来了,当面自卖自身。
婆家容不下自己,娘家也不收留自己。自己面前只有死路一条,都到了这地步,还能更差吗。
老丁头赶着驴车到外面转悠一圈,丁婆子回来跟安然说,“陈大姐是个倒霉的,生过一个孩子,没留住,身子坏了就没再生育。纳妾又多养一张嘴,这才把陈大姐休了回来,他们好给儿子再另娶。”
“那为人呢?人品怎么样?”
“接触过的都说是个踏实肯干的。”
就这样,陈大姐留了下来。
可万万没想到,第三天傍晚,陈大姐的大哥大嫂找了来,说人是陈家的,既然丁家买了它,就要把银子给他们。
安然都给气笑了,陈大姐也被哥嫂给气的不轻。
“我只是找了个能收留我的地儿,管我口饭吃,你们还要来闹什么,难道非要我死在你们跟前才安心吗。”
陈大姐从厨房把菜刀拿了出来,塞到陈大嫂手里,说道:“你现在就把我砍了,要不然我就死你陈家去。”
果然应了那句老话,横的怕不要命的,陈大姐投过河,又拿菜刀威逼,倒真让陈大嫂没了法子。
旁边看热闹的人也对陈大嫂俩人指指点点,陈大嫂咒骂几声,扯着男人又走了。
晚上安然就让丁婆子去村里问问,谁家有狗崽子,她要养一个,以后好看家用。
丁婆子说道:“行,我明天就去,咱家住的离村里最远,养条狗也是好的。”
第二天一早,丁婆子就到村里去打听去了。
安然坐在门口,手里拿着针线,做着小孩的衣服,陈大姐拿着锄头把菜地整平,明天要再补一些菜下去。
陈大姐来后,安然和丁婆子确实轻松不少。
丁婆子一边帮安然干活,一边说着村里的热闹事。
还有陈家大哥大嫂回家又打了一架,陈家大哥不准媳妇儿再来找陈大姐的麻烦,就当以后没有这个人。
安然一边听,一边缝着手里的衣服。丁婆子最后说道:“你说说这都什么世道,好人总没个好命。”
说完了丁婆子才后知后觉,身边还坐着一个呢,又尴尬的笑了笑。
安然倒是说道:“是啊,什么世道。”
她有娘家,也可以回去,但是不能回。出嫁的姑娘,没有常住娘家的,还会让娘和弟弟抬不起头来。
婆家不喜欢她,更是把她扔的远远的,她就算死,也只能死在丁家。
等田里秧苗都插好后,安然种的药材也冒出了头。
长势一般,也不用特别管理,只是干的厉害时要浇下水。
院子里狗叫声传来,安然在陈大姐的帮助下,下了驴车。
丁婆子把大门打开,又帮老丁头把车上的东西卸下来。
这次去镇上,买了几个小鸡仔,买了两百斤糙米,还有一点细面,还有油盐之类的,算是把安然手里的银子快花干净了。
买陈大姐没花银子,因为安然确实也拿不出银子来。
安然曾对陈大姐说,暂时留她在这住,她帮忙干活,若日后想走,随时可以走。
陈大姐父母没了,她也没地儿可去,不管安然怎么说,她就怎么做。好歹在这还有一住的地儿,还有口饭吃。
丁婆子把水给端上来,安然和陈大姐喝了水。安然说道:“明天咱们到地里看看药材,把能卖的收回来。我炮制好得赶紧送药铺去,要不然下月咱们就没得花了。”
陈大姐也知道安然手里紧,忙说道:“去那儿路不近,大奶奶还有身子,能走那么远吗?”
主要是靠近山边驴车过不去,到路口,还得走一段路才能进去。
“让丁伯送到路边,走这几步还是没问题的,再说我不去,你也不知道收哪些个。”
安然也不想那么累,可没办法,家里的一点细粮都紧着她吃,就为这肚子里这个,她也不敢大意。
好在家里就这几口人,都比较肯干,安然不需费太多精神。
前些日子,到山脚查看药材长势时,还在山边转转,拿弹弓打到过野兔。
以前安然在娘家时,和爷爷爹爹都曾上山采过药材,因她是女孩,力气小,所以她爷爷就让村里铁匠,给她打了一副铁弹弓,只要准头够,也能打到小的猎物。
那时弟弟用箭,她用弹弓,跟着爷爷,爹爹上山,也时常有收获。
打的多了,安然就有了经验,现在家里的肉食,多是安然打到的野鸡,野兔之类的。
吃完的骨头,自然归了新抱来的小奶狗了,所以它很喜欢围着安然转。
小奶狗身上毛黑的多,黄的少,安然叫它大黑。
大黑瞪着漂亮水汪汪的眼睛看的安然,逗得安然都想抱抱它。
第二天,四口人都去了山脚下,安然带丁婆子和陈大姐去收药材,而老丁头则在附近捡一些干柴火。
他们去的早,等太阳升起来,几人就回来了。天有些热,安然歇一阵后又起来开始炮制药材,丁婆子和陈大姐则去菜地那忙活。
第二天,四人又赶驴车去了,这次安然让丁婆子和陈大姐照她说的收药材,而她则拿着弹弓往山脚走去。
快中午时,安然采了一兜野菜,还拎着一只肥壮的山鸡出来。
只要开春了,只要人勤快些,就不可能饿肚子。
陈大姐熬了鸡汤,倒出一半,另一半装在陶罐里,放在水缸旁。这可不能一顿吃完,明天再给大奶奶吃另外一份。
安然把一份鸡肉,分出一多半给三人吃,自己一人吃了一少半。再把鸡汤浇在糙米饭上,这在乡下已是非常丰盛的了。
安然一人在屋里吃,老丁头和丁婆子还有陈大姐三人在灶房吃。
安然农家出身,不怎么在乎这些,以前也让他们一同上桌吃。可丁婆子说道:“不管到哪,人得记着自个儿的本分。”
所以从那时起,安然也没再强求过。
家里几人虽然相处时间短,但人还都本分,没有什么可闹心的,现在安然头一件想到的,就是要尽快赚到银子。
可她想来想去,去山上采药打猎是不可能的,她现在没有那个力气和精力跑那么远。
可做什么能尽快赚到银子呢?
~~~
芳芳:因为我也是整天想着怎么能够多赚的,就连做梦也不放过,谁都不许笑话。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