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手机版

绿色小说网 > 现代都市 > 朱元璋被我说得退位让贤了全本小说阅读

朱元璋被我说得退位让贤了全本小说阅读

山泽 著

现代都市连载

古代言情《朱元璋被我说得退位让贤了》,讲述主角朱标朱元璋的甜蜜故事,作者“山泽”倾心编著中,主要讲述的是:还不等吕氏走进大门,一直在门口翘首以盼的吕本连忙上前问道:“如何?太子可相中你了?”看着自家老父亲一脸激动,握住自己胳膊的手也愈发用力。吕氏很是自信的点了点头。“很好!”“很好?”“太子殿下对女儿说了很好,而且还是两次。”此话一出,素来老成的吕本此时差点激动的原地跳起来。......

主角:朱标朱元璋   更新:2024-01-22 03:20:00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男女主角分别是朱标朱元璋的现代都市小说《朱元璋被我说得退位让贤了全本小说阅读》,由网络作家“山泽”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古代言情《朱元璋被我说得退位让贤了》,讲述主角朱标朱元璋的甜蜜故事,作者“山泽”倾心编著中,主要讲述的是:还不等吕氏走进大门,一直在门口翘首以盼的吕本连忙上前问道:“如何?太子可相中你了?”看着自家老父亲一脸激动,握住自己胳膊的手也愈发用力。吕氏很是自信的点了点头。“很好!”“很好?”“太子殿下对女儿说了很好,而且还是两次。”此话一出,素来老成的吕本此时差点激动的原地跳起来。......

《朱元璋被我说得退位让贤了全本小说阅读》精彩片段


“若是再找个城府颇深的丫头,天知道将来会有怎样的麻烦。”

“而且我看那詹氏只是紧张,倒也不是天生痴傻之人,性子坦率,相貌也算不错。”

“太子嫔选她,自然更加合适。”

明白朱标之所以这么安排,也是照顾到她,常氏一时感动,很是认真的点了点头。

与此同时。

回到府上。

还不等吕氏走进大门,一直在门口翘首以盼的吕本连忙上前问道:

“如何?太子可相中你了?”

看着自家老父亲一脸激动,握住自己胳膊的手也愈发用力。

吕氏很是自信的点了点头。

“很好!”

“很好?”

“太子殿下对女儿说了很好,而且还是两次。”

此话一出,素来老成的吕本此时差点激动的原地跳起来。

在院中兴奋踱步的同时,吕本看向吕氏满脸自豪说道:

“好!太好了!”

“女儿嫁给太子,爹爹我就是皇亲国戚的。”

“将来若是你为太子生下一子,那我就是皇子的外公了!”

“好!很好!很好!”

一想到朱标对自己女儿连说两次‘很好’,吕本只觉心花怒发。

而听到自家老爹方才那话。

吕氏高兴的脸上却闪过一抹冷色。

既然嫁给了太子,那她要的就不仅仅是太子嫔位。

没准将来她还能成为大明的国母......

“爹,您向来都是宠辱不惊,怎么今日还如此失态?”

“爹能不失态吗?你可是要嫁给太子了!”

吕本满心欢喜,冲着自家女儿解释道:

“陛下对太子的信任无人能及,众皇子对太子也是心悦诚服。”

“太子继位,只不过是时间问题。”

“更重要的是,咱们那位陛下出身微末,对世家豪族很是不喜。”

“然而我吕家却是数百年的望族,因此爹在朝堂上,整日都是战战兢兢,生怕因为小错便触怒了陛下。”

“如今一切都好了, 只要你嫁给太子,爹就是皇亲国戚,与陛下也算是亲家,如此一来,今后爹在朝堂便不必继续担惊受怕了。”

说到这里,吕本突然想到与吕氏一同进宫的,还有詹家的詹氏。

心中好奇,当即便看向吕氏问道:

“女儿,太子对詹家丫头态度如何?”

将詹氏一言一行说出来后。

吕本竟直接在院中放声大笑了起来。

“没想到啊,没想到詹家也是百年望族,詹同这个老狐狸的女儿竟然如此痴傻。”

“八字还没一撇,竟然在太子面前自称臣妾.....”

说到这里,吕本笑声愈发大声了起来。

同样。

也是想到詹氏刚才在朱标跟前那一脸冒失惶恐的模样。

吕氏的表情之中满是轻蔑。

痴傻如詹氏,压根不可能是她的对手。

就算朱标让她二人一同嫁入东宫,一起服侍朱标。

那吕氏也自信能稳稳压詹氏一头。

“父亲放心,太子对女儿很是满意,与詹氏相比,女儿绝不会输。”

“好!来人,将老夫存的五十年佳酿拿出来,今天我要喝个痛快。”

另一边。

詹氏刚一到家便连忙冲自己父亲说道:“父亲,女儿闯祸了,父亲赶紧向太子递交请罪折子吧。”

将自己在皇宫发生的一切尽数说完后。

詹氏眼巴巴望着詹同,低声说道:“爹,太子不会降罪咱们家吧!”

“无妨无妨,太子心性仁慈,不会因此怪罪咱们詹家。”

“而且今日也不是你的过失,都是爹平日里对你疏于管教,未曾教你礼仪。”

“爹,太子当真不会迁怒于您?”

看着自己女儿那一脸担忧的模样。

纵然詹同心中也很是失望,不过还是故作轻松说道:


然而能来奉天殿参加朝会的官员哪个不是人精。

见詹同三缄其口,而且一大早的脾气如此之大。

自然也都猜到他家女儿没有服侍朱标的福气。

所以众人很自然的撇下詹同,围在吕本身旁轻声祝贺着。

一时间。

詹同孤零零的站在原地。

而在他不远处,吕本正接受着其他官员的祝贺。

只不过在詹同听来。

吕本那边每一句的恭贺声,都像是一个个巴掌,狠狠抽在他的脸上。

自家女儿同吕本家的女儿一同进宫。

吕本的女儿嫁给太子朱标,可他的女儿却没被选上。

对他来说,对他女儿来说都是奇耻大辱。

同样。

吕本自然也想到了这点,在接受众人恭贺的同时,时不时提高音量。

为的就是打詹同的脸。

“诸位大人过誉了,小女无非是聪慧知礼一些,和寻常女子并无区别。”

“哼~”

詹同当然知道吕本这话是在嘲讽他家女儿不如吕家女儿。

冷哼一声后,便朝奉天殿大门的位置走去。

可他刚一抬腿,耳边便传来吕本几人高昂的笑声。

“时辰已到,各位大臣进殿......”

随着司礼太监话音落下。

胡惟庸、詹同、吕本,以及其他官员怀着不同的心思缓步走了大殿。

而等众人刚刚站定。

只见高处的朱标清了清嗓子,朗声说道:

“胡惟庸!”

“臣....臣在!”

胡惟庸微微一愣,不过很快便出班跪在大殿中间。

“胡惟庸忠君体国......”

“擢,进位中书左丞相!”

话音落下,百官中不少人都是面露惊异。

毕竟昨日他们刚听到刘伯温任职皇孙老师的消息。

他们还以为左丞相之位会是刘伯温的。

可没想到,竟然是胡惟庸担任中书左丞相。

同样。

胡惟庸同样一脸茫然,始料未及之下,竟然半晌都没反应过来。

“胡惟庸,还不接旨?”

听到朱标再次提醒,胡惟庸方才回过神来。

下一秒。

只见胡惟庸恭敬再拜的同时,朗声回道:

“臣,胡惟庸,叩谢陛下!”

看着下方五体投地的胡惟庸。

朱标表情淡漠,很是平静的注视着他。

数秒过后,朱标再次开口道:

“涂节、谢诚!”

“臣在!”

以为朱标提拔自己老师,必然会对自己大加赞赏。

涂节一脸欣喜,跪在胡惟庸身后。

可让他没想的是。

他刚一下跪,朱标便当即开口说道:

“你二人可知罪!”

在涂节、谢诚,以及其他官员诧异的目光之中。

朱标继续说道:

“孤已经查明,你二人弹劾刘伯温均为诬告。”

“你二人可知罪!”

此话一出。

上一秒还一脸欣喜的涂节,此时脸色骤变,连忙看向身前的胡惟庸。

可胡惟庸似乎明白朱标的意思。

压根没有替他求情的打算。

“臣.....臣涂节.....”

就在涂节结巴,不知如何开口之时。

朱标再次说道:

“胡相,涂节乃是你的门生,他诬告刘伯温,你认为该如何处置?”

“臣以为应当严惩!”

没有理会涂节那诧异的目光,胡惟庸清了清嗓子,正色说道:

“涂节身为御史中丞,诬告我朝老臣,罪加一等。”

“臣请殿下罢免涂节御史中丞一职,留任中书,戴罪立功!”

胡惟庸不是傻子。

在他看来,既然朱标敢让他担任中书左丞相,统御百官。

那监察百官的御史台必然不可能也交到他的手上。

换句话说,他这左丞相之位,也是牺牲涂节的官途换来的。

“来人!”

胡惟庸说完,朱标看向殿内侍卫,冷声说道:


看着老朱一脸严肃的表情,朱标很清楚老朱这是在教他管理后宫的办法。

沉思片刻后,朱标也不得不感慨老朱的过人智慧。

的确,无论纳了多少妃子,只要让她们明白。

在她们头上不仅有一个太子,还有一个太子妃。

就算正宫娘娘落马,那这个正位她们也坐不上去。

如此一来,其他妃嫔没有了目的,他们自然也就少了竞争。

除了乖乖侍奉君王,为娘家多赚些好处,便也没有其他小心思了。

相比于那些通古斯皇帝宫斗不断的后宫,甚至被后上位的妃子左右储君的人选。

老朱的这套办法简直不知道要高明多少。

“标儿,虽说我与你娘是患难夫妻,情义无人能比。”

“可你与常家丫头也是从小一起长大的。”

“而且常氏那丫头不错,聪慧明理,心胸也宽广,可以为后。”

“父皇说的是,儿臣记住了。”

“嗯。”

见朱标很是受用,老朱满意的点了点头。

当见两名女子在宫人的带领下走进坤宁宫后。

老朱咂吧咂吧嘴,瞥了眼坤宁宫的方向轻声说道:“去吧,毕竟是给你选媳妇儿,你也应该去挑挑看看。”

“是。”

朱标应了一声,转身朝坤宁宫走去。

而当朱标一只脚刚踏进坤宁宫时,其中一名妙龄女子连忙转身跪下,恭敬叩拜。

“臣女吕氏, 拜见太子殿下。”

吕氏?

朱标心头微动,仔细看向跪在面前的吕氏。

而见吕氏跪拜,身旁的詹氏也连忙下拜。

“臣女詹氏,拜见太子殿下。”

“起来吧。”

朱标大踏步从两人身旁走过。

等坐定之后,当着几人的面将常氏的手放在自己手心。

这动作在后世看来简直再寻常不过。

可在这个讲究礼教的封建社会,这动作甚至可以冠上一顶轻浮孟浪的帽子。

常氏也觉得有些不妥,刚准备挣脱却发现朱标愈发用力。

见马皇后很是满意的点了点头后,常氏这才作罢。

“吕氏,你可曾见过孤?”

“回禀太子,臣女福薄,未能得见天颜。”

“那你怎知来人是孤?”

听到朱标追问,吕氏眼中闪过一抹窃喜。

似早就打好腹稿一般,有条不紊的说道:

“回禀太子殿下,臣女乃是猜测,这皇宫之中唯有皇家之人能不经通报便走进皇后娘娘的寝宫。”

“所有臣女猜测来人定是太子殿下。”

“那为何不是其他皇子?”

“臣女听闻,秦王殿下已经完婚在外开府,燕王殿下随此次北伐大军征讨北元。”

“为何不是晋王殿下?”常氏一时好奇,不等吕氏说完便开口追问。

“回太子妃,晋王殿下素有喜好诗文的美名,陛下虽命诸皇子研习军法,可却从未让晋王从军。”

“然臣女听闻,太子五岁跟着开平王习武,十三岁追随陛下在军中试炼。”

“所以臣女从稳健铿锵的脚步声中,便推测出来人定是经历军伍试炼之人,所以也就只能是太子殿下。”

吕氏说完,似乎很满意自己的回答,对着朱标微微躬身行礼。

“很好!”朱标应了一声,随即看向旁边的詹氏继续问道:“你也是如此想的?”

“臣女.....臣女.....”

被朱标这么一问。

詹氏忙用求助的眼神看向旁边的吕氏。

只因她们在来时,詹氏便拜托吕氏帮自己周旋,吕氏也是答应了的。

可让詹氏没想到的是,此时的吕氏正一脸平静,若无其事的看着朱标,丝毫不理会她那一脸窘迫的表情。

见此情形。

詹氏心中无奈苦叹一声,随即跪在朱标跟前,尴尬说道:

“臣女没有吕家妹妹那般聪慧,只是听到吕家妹妹拜见,臣女这才跟着拜见。”

对于詹氏的坦诚,朱标也是有些始料未及。

不过随即便继续问道:

“那你就不怕吕氏认错?在宫中若是认错了太子,这可是大罪。”

一时间。

詹氏被朱标这话吓得说不出话来。

额上汗水也不受控制的缓缓下落,就连身体也跟着快速颤抖了起来。

见她如此,太子妃常氏缓步走到跟前,将詹氏扶起后,温声说道:“你无需害怕,太子不会怪罪。”

“是....多谢娘娘.....不对,多谢太子妃。”

“臣妾....臣女失言。”

接连说错两次,此刻詹氏想死的心都有了。

上一秒还未完全站起身子,此刻竟又跪了下去。

不仅如此。

此时詹氏上半身紧紧贴在地上,不敢抬头,就连呼吸也变得急促了起来。

见她情形,朱标与马皇后对视一眼,努力克制脸上笑容。

“无妨,你第一次进宫未免有些紧张,起来吧。”

“是....”被朱标这么一说,詹氏这才战战兢兢的直起身子。

“殿下,臣女刚刚没想那么多,见吕家妹妹拜见,臣女便跟着拜见。”

“更是没想到认错太子会有什么惩罚,求殿下恕罪。”

朱标微微点头,并未有半分表态。

也是见到了朱标的反应,吕氏心中愈发得意了起来。

毕竟在进宫之前,吕本已经告诉她了,此次皇后召他们进宫,很可能会给他们赐婚。

而且更大的可能,是给太子选妃。

本来吕氏还不知道该如何表现自己。

如今有了詹氏的衬托,这就更显得她聪明过人了。

“孤还有最后一个问题,你们可知今日召你们入宫所为何事?”

见吕氏迫不及待想要开口。

朱标微微抬手制止,将目光看向一旁的詹氏说道:

“你先说。”

“是。”詹氏努力平复心情,缓声道:“为太子选妃。”

“你怎知是给孤选妃?”

“临行前家父说的。”

一时间,朱标、马皇后还有常氏竟不约而同的笑出了声。

他们谁也没想到,詹氏竟然如此坦率,甚至坦率的有些蠢笨。

就连旁边的吕氏也忍俊不禁,只不过那笑容中带着几分嘲讽。

“吕氏,你说说。”

“是。”

吕氏微微躬身行礼后,缓缓说道:

“臣女从未进宫,家父的官职也并不算显赫。”

“所以臣女猜想,此次皇后娘娘召臣女入宫,乃是为了赐婚。”

“起初臣女并不知道是为皇子还是为殿下选妃。”

“只不过见太子前来,臣女心中便有了答案。”

“很好。”

朱标淡淡回了一句,看向常氏说道:

“常妹,赏赐她们二人,送她们二人出宫去吧。”

“是.....”


虽然朱标不想承认。

但事实证明,老朱对权力的控制欲几乎达到了顶点。

说句不客气的话。

老朱几乎不相信朱姓以外的所有人。

老朱可以任用他们,却绝不会给大臣过多的权利。

妄言论之,或许是因为老朱出身的问题,所以才会这么没有安全感吧。

“爹,您的意思是让皇帝处置所有政务?”

“没错!皇帝乃是四海之主,事无巨细自然亲力亲为。”

“那这样的皇帝给您,您当吗?”

老朱被朱标这话问的有些发懵。

可就在他愣神的功夫,朱标指了指面前的大明疆域图,轻声说道:

“我大明幅员万里,疆域辽阔,还要加上东南的番岛。”

“就算没有战事,各省也没有天灾人祸的前提下,万里江山,每天要处置的折子也要达一千七百多封。”

“这数千封折子仅仅是看一遍就需要四个时辰以上,若是再想出个对策,起码要八个时辰以上才能处理完毕。”

“爹,你可以一天理政八个时辰,儿子咬咬牙也能勉强完成,可后世的儿孙能像咱们父子俩这般勤勉吗?”

“嗯......”

被朱标这么一问,老朱一时语塞,也不知该如何应答。

毕竟在他还未开创大明,还没当皇帝之前。

哪怕是他也只认为皇帝是最大的地主老爷。

吃喝不愁,娇妻美妾,金银珠宝用之不尽。

然而当了皇帝之后,老朱却发现皇帝的日子并没有他想的那般惬意。

尽管他也当真做到了勤勉执政,夙兴夜寐。

可如朱标所说,一天处理政务八个时辰,饶是老朱听了也很是头疼。

“而且爹您刚刚也说了,若咱朱家后世儿孙贤明,自然不用想着被丞相、内阁这样的权臣欺到头上。”

“可若是后世儿孙不贤,您觉得他能每天理政八个时辰?”

朱元璋一时语塞,也不知该如何开口。

正如朱标说的那样,他可以一天理政八个时辰,朱标或许也能,可不能保证后世的儿孙都是如此。

如果往后大明的皇帝每个每天都要处理政务高达八个时辰。

那他辛苦打下的江山,也并非是让后世儿孙享福的。

见老朱目光动容,多次想要开口最终都还是忍了下来。

朱标起身在屋内徘徊片刻后,转而看向老朱沉声道:

“爹,绝对没有任何一种制度,是可以无论当权者是否贤明,都能将国祚延续千年万年的。”

“起码在大明之前没有,而且儿臣也相信,在往后的数百年内,也绝对不会出现这样的制度。”

“正如爹您刚刚说得那样,若后世儿孙不贤,可能会被丞相、内阁这样的权臣欺瞒。”

“可是爹,若后世的皇帝昏聩无能,恐怕都用不着权臣欺瞒,外敌早就攻破国都,百姓也早就揭竿而起了。”

“至于儿子同意您裁撤丞相制,还弄出来个内阁制。”

“其原因无非是与丞相制相比,没有决策权、行政权的内阁官员更好制约罢了。”

听到朱标这一席话。

老朱原地愣了半晌,随即竟很是突兀的苦笑一声。

“罢了罢了。”

“你说的也对,若真有一种制度可以不管皇帝是否贤明,都能将王朝延续下去的话。”

“恐怕也轮不到咱们爷们儿坐江山。”

“儿孙自有儿孙福,咱就是考虑的再多,百年之后也终究是一抔黄土。”

“咱啊,顶多希望咱制定的那些制度,不给后世儿孙添麻烦就好了。”

见不知不觉天色已经微亮。

老朱将关于内阁制的折子揣进袖子里后,默默朝殿外走去。

“老大,今日诸事,莫要与咱赌气。”

“至于孙妃的葬礼....”

老朱略显悲痛的叹了口气后,沉声说道:

“标儿,和你说句老实话,咱只是觉得对她有所亏欠。”

“孙妃自从龙凤六年就跟着咱,咱还是吴王的时候,她也跟着你娘照顾战死将士们的遗孀。”

“如今大明初立,孙妃没享受多少荣宠便轰然离世,咱觉得多少有些对不住她。”

“而且孙妃在世时,一直想给咱生个皇子,可直到她死都未能如愿。”

“所以咱才破例,让老五为其守孝,这样也算完了她的心愿。”

老朱表情微顿,沉吟数秒后还是看向朱标低声询问道:

“咱也并非向你说的那样宠妃误国,咱只不过是有些恻隐之心罢了。”

“标儿,到时能让老五给孙妃服丧吊唁吗?”

见老朱眉眼含悲,此时竟要自己同意老五吊唁孙妃。

朱标心中多少也有些不是滋味。

“自然,不只五弟要去,到时儿子也会出面。”

“好,好,这样就好.....”

就在老朱感到惊喜之时,朱标继续补充道:

“只不过父皇,孙贵妃丧期一过,还请父皇下令,今后妃嫔薨逝皇子不需为其服丧,更不必为其守孝三年。”

“那是自然,那是自然。”

老朱连忙点头后,看向朱标继续说道:

“再过半个时辰就该早朝了,今日你便休息休息,不必参加朝会了。”

不等朱标开口,老朱径直朝东宫外走去。

只不过看着老朱有些兴奋的背影,朱标一时之间也觉得有些哭笑不得。

历史上的洪武皇帝是何等样人?

那是动不动就玩九族消消乐的狠人。

可就是这么一位狠人,竟然因孙贵妃丧事规格征求自己这个太子的意见。

这种反差着实让朱标有些哭笑不得。

当然,朱标也不可能因为此事,便觉得自己稳压老朱一头。

相反。

若不是老朱愿意跟自己讲道理,若非自己头上被老朱砸了一下,让老朱心有歉意。

恐怕即便是自己这个太子,老朱也不会如此在意自己的意见。

天家皇家,按理来说本没有太多亲情可言。

可老朱的确是让朱标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深沉父爱。

虽然有些执拗,也显得很是笨拙。

但这也足以证明。

在坐拥万里江山的情况下,朱元璋始终在提醒自己,自己是朱标的父亲,而不是太子的父皇....

........

星夜暗暗褪去颜色,东方也出现点点银白。

盛夏的天本就亮的很早。

虽然只是卯时,但此时不需灯火,便能看清前方来人。

“兄长.....”

就在朱标换好朝服,朝奉天殿走去的时候。

常氏急匆匆赶了过来。

也是看到朱标已经穿好朝服,常氏有些懊悔说道:

“兄长恕罪,昨夜与母后聊的太久,今天没能服侍兄长更衣....”

“这有何罪?更衣之事下人来就好了。”

朱标轻轻抚了下常氏有些温凉的脸庞,柔声说道:

“回去休息吧,今日早朝恐怕刘伯温还是会到。”

正因为朱标非但没有怪罪,反而还很是体贴的让她回去继续休息。

常氏愈发觉得没能伺候朱标更换朝服,乃是她的失职。

毕竟朱标是大明的太子,纵然有三宫六院七十二嫔妃也不为过。

可朱标为了她能够独享荣宠。

结婚三年,对她相敬如宾不说,还从未提及迎娶侧室的事情。

甚至老朱和马皇后为了稳固她太子妃的地位,更是想等到她诞下皇子,地位彻底稳固之后,再为朱标挑选侧室。

这简直就是当亲生女儿一般疼爱。

偏是如此,常氏愈发觉得自己若是不提出让朱标纳妾,这便是有违纲常。

想到昨夜马皇后提及的人选,常氏犹豫片刻冲朱标的背影说道:

“烦请兄长多心留意,看看吕本、詹同可否提拔一二。”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