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主角分别是姜知知姜来月的其他类型小说《和离归家后,我带着全村发家致富姜知知姜来月》,由网络作家“雾处”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罗正赶紧让出位置,让张大夫查看病人情况,没人让他出去他就自己站在一旁,偷瞄着陈大夫的动作,看看有没有机会偷师一手。他的能力就这样,要是能学到一星半点,下次再遇见这样的病人也不至于束手无策。这样想着,但罗正脸色还是涨得通红。张大夫注意到他,倒也没有说什么,他们医馆一贯主张济世救人,这小子要是能学到什么那也是他的悟性好。不愧是峡山县最好的医馆,张大夫一出手,姜老头的血立马就止住了。姜知河姜知清兄弟俩瞬间就松了一口气。但看到张大夫严肃的表情后,两人这口气又提了起来。给病人包扎好伤口开好药后,留一个人守着,张大夫示意其他人跟他出去说话。门外的姜婆子等人也翘首以盼,“大夫,我家老头子怎么样了?”张大夫把病人的实情说了一遍。“剩下的就看今晚了,...
《和离归家后,我带着全村发家致富姜知知姜来月》精彩片段
罗正赶紧让出位置,让张大夫查看病人情况,没人让他出去他就自己站在一旁,偷瞄着陈大夫的动作,看看有没有机会偷师一手。
他的能力就这样,要是能学到一星半点,下次再遇见这样的病人也不至于束手无策。
这样想着,但罗正脸色还是涨得通红。
张大夫注意到他,倒也没有说什么,他们医馆一贯主张济世救人,这小子要是能学到什么那也是他的悟性好。
不愧是峡山县最好的医馆,张大夫一出手,姜老头的血立马就止住了。
姜知河姜知清兄弟俩瞬间就松了一口气。
但看到张大夫严肃的表情后,两人这口气又提了起来。
给病人包扎好伤口开好药后,留一个人守着,张大夫示意其他人跟他出去说话。
门外的姜婆子等人也翘首以盼,“大夫,我家老头子怎么样了?”
张大夫把病人的实情说了一遍。
“剩下的就看今晚了,如果到时候发热了,就算是老夫也束手无策了。”
其他的话张大夫没有多说,但懂的都懂。
一屋子的人沉默了下来。
给两位大夫结了出诊还有看病的钱,姜知丰主动帮忙将张大夫送回医馆,然后就直接回家了。
他还要回去给他爹说一下这边的情况。
刚才大家都担心姜老头的情况,姜知知进来也没有出声,这会儿宋老婆子才注意到她,“知知?你怎么回来了?”
接着抬头一看她的额头,“你这是怎么了?是不是那宋家欺负你了。”
小河村讲究出嫁的女儿要少回娘家,不然会给婆家招灾,就因为这样,从闺女出嫁至今不过回来过两次。
这第三次就带着伤回来了。
姜老婆子死死盯着她,但凡她点头,她就是豁出命也要找那宋家算账。
“没事,就回来看看你们。”
姜知知明白如今的情况不宜多说那些糟心事,先随意糊弄了过去,一切等姜老头情况稳定之后再说。
听到这么说姜婆子将信将疑,暂时把这件事放下了。
姜知知家里一共十七口人,除开她和姜老头姜婆子,老大姜知河,今年二十七岁,娶妻许氏,育有二子一女,长子姜来宗十岁,次女姜来意八岁,三子姜来简六岁。
老二姜知清,今年二十五岁,娶妻周氏,育有一子姜来理八岁。
老三姜知海跟老二是异卵的双胞胎兄弟,娶妻孟氏,两人生有两个女儿,长女姜来雪七岁,次女姜来月三岁,现下孟氏的肚子里还有一个,已经四个月了。
至于老五姜知晏今年十岁,是姜婆子在三十三岁那年生下的孩子,跟姜家长孙姜来宗一前一后出生。
为这没少被人在背后说闲话,毕竟孙辈都有了,还老蚌生珠。
对于这些话姜家人听到就会当场骂回去,久而久之,村里的闲言碎语就慢慢平息了。
姜知知行四,上个月刚满十八岁。
今晚注定是一个沉默的夜晚,本身姜知知回来该是件高兴的事,但这会儿大家的心思都放在姜老头身上了。
在众人的劝说下,姜婆子简单吃了两口就去躺下了。
“四姐,你说爹会好起来吗?”用过饭后,姜知晏拉着姜知知的手问道,清澈的眼底满是担心。
“会的。”面对这个问题,姜知知也不知道答案,不过感觉如果她要是说不会,面前这个崽子会立马哭起来。
听四姐这么说姜知晏瞬间松了一口气,他知道四姐说的话也许是安慰他,但不知道为什么这一刻他还是安心了些许。
没出嫁前姜知知从来没有下过地,日常就是做家务,然后带孩子。
基本上家里大点的孩子她都带过,所以孩子们都比较亲近她,包括姜知晏。
今晚安排姜知河三兄弟轮流守着姜老头,其他人陆陆续续回屋了。
家里没有多余的床铺,这会儿姜知知跟着三个侄女睡在一屋。
此时躺在床上,姜来意和姜来雪已经先后抱着姜知知的手臂,占据了她左右的位置。
原主出嫁时姜来意五岁,姜来雪四岁,已经是有记忆的时候了。
即使原主长时间没有回来,她们刚开始对她有点陌生,这会儿也已经熟稔了起来。
至于最小的姜来月现下才三岁,原主出嫁时,她才刚出生不久,对姜知知的记忆仅仅是她嫁人后回来的那两次。
刚才一直不敢靠近她,这会儿见自己的两个姐姐这样,自己也慢慢蛄蛹着小身子过来了。
在姜知知的逗弄下,她很快就发出了咯咯咯的笑声,就连睡时手里都要攥着她一缕头发。
家里恐怕只有这个小家伙不清楚发生什么事了,年岁稍长的姜来意和姜来雪估计已经从大人的身上感知到了什么,连睡着时的眉头都是紧皱着的。
等孩子都睡了,姜知知才有时间开始理自己的事。
她没有想到刚回来就遇上姜老头出事,这也让她没好说和离的事情,而且作为占了原主身体的人,如果姜老头这次真的没有撑过去,那她也应该作为女儿送他最后一程。
思绪纷纷扰扰,姜知知缓缓闭上了眼睛。
心里惦记着事,她也没有睡熟,所以当隔壁传来动静时,她立马就惊醒了。
穿好衣裳来到姜婆子她们那屋里,此时除了孩子,大人们都在这。
万般不情愿发生的事情,还是发生了。
姜老头发热了。
“我去找张大夫。”眼看着自己老爹脸色越来越难看,姜知海留下一句话就跑了出去。
其他人没有阻止,明知道没有希望,但众人心里还是抱着一丝期望。
“老大,你去跟上老三。”姜老婆子发话。
这会儿已是丑时,外面黑灯瞎火的,夜里一个人出行恐是不安全。
“老二留下,其他人回屋。”
“婆婆……”三个儿媳欲言又止。
“回去。”
姜知知看了一眼坐在床边的姜婆子,老老实实跟着几个嫂子回屋了,不过重新躺在床上的她这下是彻底睡不着了。
刚才看姜老头那脸色是真的不好,而且张大夫也交代过,所以她明白现在姜家人的举动不过是在做最后的挣扎。
说没钱吧,身后跟着两个毕恭毕敬捧着布的伙计。
这两个伙计他可是认识,他老对头铺子里的。
那家伙要不是有利可图,会让人这么使唤自己铺子里的人?
“没事,我就是想夸夸您铺子里的伙计。”姜知知嘴角上扬,语气真诚。
第一家铺子的伙计明显怔住了,他干了什么自己清楚。
而不清楚事情原委的男人,还以为姜知知是真的在夸自己铺子里的伙计,刚想谦虚两句。
“您这伙计可不得了,把狗眼看人低这几个字可谓是发挥得淋漓尽致。
这不,进了您的铺子被人瞧不起,没办法,只能去其他铺子了。
毕竟这县城里做布匹生意的并不止您这一家,您说是吗?”
说着姜知知指了指身后伙计手里的布。
那两个伙计也很会看人眼色,在男人看过来的时候特意把手往前伸了伸,就为了让人看得更清楚。
男人这时要是还不懂姜知知话里的意思那就是傻蛋。
转头怒瞪着铺子里此时已经汗流满脸的伙计,“明天你不用来了。”
伙计这下真的是面色惨白了,来不及找姜知知算账,追着进了铺子的男人而去,嘴里不停说着祈求的话。
但最终并没有改变男人的想法。
而姜知知这边跟布庄的伙计分开后,将布匹放在背篓里收进空间,一路往肉铺走去。
此时已至巳时,肉铺生意正好。
在被人不知道踩了多少脚以后,姜知知终于挤进了人群。
买了一斤瘦肉,花了12文。
她没打算在县城多买,系统商城里的猪肉比外面的便宜不少。
随后又到米铺花了65文买了一升小麦粉,她本来想只买一斤的,但人米铺不给卖,还差点把她赶出来。
等从米铺出来后,确定没有什么遗漏的,姜知知就往城门走去。
路上遇见卖糖葫芦的,给家里的孩子一人买了一串,3文一串,花了21文。
等一切都置办妥当,她没有耽搁,来到离城门不远的地方,找了一个没人的角落,从系统买了10斤猪板油,这是拿回去熬油炒菜用的,家里油不多了,一共花了150文。
接着买了5斤前腿肉和10斤小麦粉,这是买回去包饺子的,一共花了160文。
买布匹花了一两银子。
所有的算下来花了1408个铜板,也就是一两多的银子。
钱是真不经花啊,姜知知感叹。
系统商城买的东西跟县城有差价,她又把这差价的钱收进了空间。
不然她没办法解释,还是自己中饱私囊了事。
最后今天卖茶叶还剩下的钱有78两银并967个铜板。
把背篓背好,姜知知差点被压弯了腰,咬了咬牙她踉踉跄跄往城门走去。
好不容易出了城门,费劲抬眼望去,就看到自家大哥正跟小河村的二狗子聊得火热呢。
担心?
不存在的。
真是一腔真心错付。
等姜知知走到他面前一动不动,姜知河才注意到面前这个被背篓压得佝偻着腰低着头的小可怜是自家妹妹。
“知知你这是干啥了?”姜知河连忙把背篓接过,看着面前满头大汗头发凌乱的姜知知不明所以。
姜知知捶了捶腰,沉默了一瞬,“无事,大哥我们回去吧!”
从城内到城外这段距离虽说不远,但这大几十斤的东西对她来说着实是个负担。
但姜知河不觉得啊!
这背篓拎他手里感觉跟玩儿似的,如今听妹妹说要回去了,“行,那我们出发吧!”
听到姜婆子的声音姜知知连忙带着姜来意挤进人群,见一边站着的姜知河三兄弟,“大哥二哥三哥你们没事吧?”
“妹妹,放心吧,就姜麻子那混子,来一个大哥打一个。”被妹妹关心的姜知河憨厚地挠了挠头。
又一次被抢话的姜知海古怪的看了自家大哥一眼。
姜知清点头表示肯定。
“那就好。”见他们没事姜知知就看向了姜婆子那边。
妇人的争吵男人不好插嘴,怕婆婆吃亏,许氏带着周氏站在她身后给她助阵。
周氏不知道从哪里捡来的石块,一手叉腰,一手掂着石头,盯着躲在王春花背后的姜麻子,似乎在打量着从哪里下手。
孟氏因为有身孕,姜老头身体也没有好全,怕来这人多的地方被冲撞,两人被留在家里看孩子。
跟姜婆子对峙的是一个脸庞瘦削,目光尖利的老妇人,此刻她正瞪着那双吊梢眼,“我不管,反正今天你们把我儿子打成这样,必须赔钱。”
“赔钱是吧?你以为我不知道你跟你家这个混账儿子在背后说我闺女闲话,看老娘今天不打死你这个老妖婆。”挽着袖子姜婆子就冲上去了,打了王春花一个措手不及。
将人一把推倒在地,姜婆子就坐了上去,这段时间她不是没听人说起过有人在村里传她闺女的闲话,正苦于没有抓到现形。
这下好了。
干惯了农活,姜婆子手劲大,又专往见不得人的地方掐去,占着先机,王春花简直毫无还手之力。
两人之间的恩怨不是因为这一件事情兴起。
王春花这女人跟她同村,从小就爱跟她攀比。
比嫁人。
她前脚嫁给姜老头,王春花后脚就跟着嫁进了姜氏的一脉旁支。
比生儿子。
她生了4个儿子,王春花就卯足了劲想生得更多,得亏她家那口子年纪轻轻就去了,不然人都要被榨干了。
比孩子有出息。
她生的几个孩子虽然没有什么大出息,但个个孝顺,人品也没话说。
而王春花?
长子姜大力是其父在世时一手带大,人平日看着还算靠谱。
至于次子。
呵~
就是现在跟个怂包一样站在一边看着自己老娘挨打的姜麻子,人如其名,一脸麻子。
丑就算了,人也是个癞子。
不记事时当爹的去世,由王春花一手带大,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人没个正形,好手好脚的整日不干活,全靠哥嫂养活。
这么一个人,加上有王春花这样一个当娘的,哪个好人家敢把闺女嫁给他,这不是把人往火坑里推嘛。
“你们在干什么?”一声厉喝从人群外传来。
“里正来了。”有人喊。
看自家大哥来了,姜婆子立马起身理了理衣裳,整暇以待的站在一边,一脸无事发生的样子,跟刚才压着人打的模样判若两人。
身上压着的人走了,王春花这下也能嚎出声了,抹着眼泪,“一家人欺负我们孤儿寡母哟,老天爷啊,当初怎么没有让我跟着老头子一起走哟,让我活着受这个罪。”
姜家真是没有一个好人,老的使劲往身上掐,做儿媳的就负责捂嘴。
真是苦了她这个独自拉扯孩子长大的寡妇。
负责捂嘴的周氏这会儿正将手背在身后偷偷的往衣角上擦口水。
真恶心。
姜子丘一脸威严,看向还躺在地上撒泼打滚的王春花,“赶紧起来,有什么事情好好说,一把年纪了躺在地上算怎么回事,也不怕小辈笑话。”
见儿子一脸执拗,一副你不答应,那我就不成亲的架势,宋老婆子无奈妥协。
在她看来,男人在外面养一个女人很是正常。
这时,她似乎忘了当初她将宋大山和寡妇捉奸在床时的愤怒。
不过她这个人好面子,终究是忍了下来,没有把事情闹大。
现下那表妹有了身孕,宋良急着把人接回家来,而宋老婆子觉得原主已经被他们榨干,没有办法再给他们提供价值,儿子以后是要娶官家小姐的。
于是两人当即一拍即合,决定休妻。
而原主一开始也觉得她和宋良之间有差距,所以才一直在这个家里伏低做小。
即使受了委屈也没有回娘家诉过苦,另一方面估计也是不想给自己爹娘添麻烦。
这也就导致了在听到原来宋良那表妹早就跟他在成亲前有了首尾,现下更是有了他的孩子的情况下,还默默忍受,打落牙齿和血吞了。
否则按照原主家里人的性子怕是早就打上门来了。
在姜知知看来,原主都快要成忍者神龟了,还是戴绿帽的。
“快点决定,答不答应,我数三个数。”
“一。”
“三。”
“大家走一走,瞧一瞧,今天给大家讲一讲,宋良和……”
没等宋良答应,姜知知就吆喝了起来,吃瓜群众也满脸聚精会神,企图再听到一些其他事情。
这样的话以后走亲就不愁谈资了。
“姜知知。”宋良高声打断她的话。
“有事?”姜知知一脸无所屌谓。
“你不是说的数三声吗?”宋良这话说得咬牙切齿。
“啊,不好意思,我不识数。”姜知知摊开双手,一脸抱歉。
宋良哪里不知他被面前这个女人耍了,但他能怎么办?
“你等等。”说完示意一旁的大哥看着她,免得她那张嘴又说出什么不得了的话,然后就将宋老婆子和宋大山叫到了一旁。
这会儿反倒是围观的人满脸失望,二狗子那更是挠心挠肺的,姜知知没说完的事情到底是什么?
没让她等太久。
很快,宋良他们就商量好了过来,宋大山疏散了人群,将大门紧闭。
看热闹的人见没有热闹可看,满脸遗憾的散开了,边走边回头。
“我可以答应你的条件,但,记住,把你嘴给我闭紧了。”宋良语含威胁道。
姜知知不置可否地笑了笑,眼见钱就要到手了,此时也不把这假模假样的威胁放在眼里。
原主的嫁妆很多都被这家人拿去用了,像原主娘给原主准备的五斤大棉被此刻就在宋老婆子床上搁着呢。
别小瞧这五斤棉被,这个时候棉花可不好得,农户冬衣被褥多是用稻草和芦花填充,就原主这棉被,还是原主娘攒了好几年才得来的。
现在别人用过的东西姜知知也不想要了,但必须兑换同等价值的银钱给她。
回屋的宋老婆子从床板下掏出他们放钱的瓦罐,看着里面一串串被串好的铜板。
这几年靠着姜知知的嫁妆他们家也攒下了不少钱,见把钱给出去以后,家里就只剩下几十个铜板。
宋老婆子满眼不甘,“这钱就一定要给出去吗?难道就没有别的法子。”
坐在一边的宋大山沉着脸,抽了一口自家种的旱烟隔了片刻才道。
“现在知道后悔了?你们娘俩把人给逼急了,别废话,赶紧的。”
他也没有想到平日温婉的姜氏,这次的行为举止居然如此出乎意料,但为了儿子的名声,他们也只得捏着鼻子认了。
外面的宋良眼下也写好了和离书,两人签字画押后,姜知知伸手接过她那份,看着上面的字体,心里松了一口气。
还好!
虽然东越国是一个架空王朝,在历史上没有出现过,但至少这字她是认识的。
不用当一个文盲了。
手里捏着和离书宋良满脸欣喜,他终于可以把表妹接回来了。
不过当他转头看见姜知知同样一副高兴的样子,他内心又有一丝不悦,不过这点情绪终归是被他如今的兴奋所掩盖了。
“吱呀。”
在屋里磨叽老半天宋的老婆子还是拿着钱出来了。
宋大嫂看着婆婆怀里的那堆铜板两眼放光。
不过转念一想这钱从现在开始已经不是自家的了,瞬间垮起了一张脸,干脆转过头,来个眼不见心不烦。
也不知道她公婆怎么想的。
要她看,放着姜知知这么一个持家温婉的人不要,偏要娶那小家子气的许白莲,宋良简直是脑袋被门夹了。
不过这话她也只敢在心里想想。
把钱从一脸不舍的宋老婆子手里强硬接过,姜知知开始数了起来。
“一。”
“二。”
“……”
不错不错,嫁妆拿回来不说,还倒赚。
钱到手,姜知知挎着刚才整理好的包袱,迫不及待走出宋家大门,连招呼都没打一声。
见她这样宋老婆子手指着门口,一口气没上去,这下是真晕了。
“娘…”
姜知知听到了身后传来的声音。
但那关她什么事?
现如今她犹豫的是要不要回原主家。
初来乍到,她对这个朝代两眼一抹黑,从原主的记忆里只知道,她从小生活在青山村。
她们村离此地差不多有三四十里地,以她的脚程光走路,大抵就要花两个时辰。
两个村子都隶属于东越国,平阳郡,峡山县。
这个朝代虽然不曾在历史上出现过,但对于人员的管控有过之而无不及,如果被抓到没有路引乱跑的,那是直接被当成流民处理,轻则杖刑,重则流放。
而且她一个女人在外怕是不好过。
这样想想姜知知也熄了独自离开的心思。
如今看来只有先回原主家了。
如果不是在意是什么。
本来只是猜测,但他后面这一系列故作从容的表现很难不让人在意。
再说,报价不就是从高往低吗?
先说出一个高于他心理预期的价,那么等报出第二个价的时候,他下意识就会跟前一个价做对比,从而变得容易接受。
此时坐在她上方的吴昌和脸上的笑差点没有挂住。
不会报价?
这是不会报价?
“姜姑娘说笑了,700文,成,咱们就一手交钱一手交货。”
之前即使姜知知表现得再泰然自若,但人靠衣裳马靠鞍,一开始吴昌和对其就抱有一丝隐晦的轻视之意。
现下这股轻视是彻底不见了。
“我看吴老板也是爽快人,那就按照您说的这个价来。”
姜知知爽快答应了,这比她预期的还多了100文每两。
她懂得见好就收。
接下来就是验货,确定茶叶没有问题,依姜知知的要求,吴昌和给她拿了一个50两的银锭,30两的碎银并500个铜钱。
茶叶顺利出手,姜知知没有多留提出了告辞。
从万和商铺出来,她就直奔布庄。
系统商城里的棉布她看了,价格比县城的还略高一些,还是在县城买划算。
一进铺子,姜知知对着墙上挂着布匹就是一通指,“把这个,这个,还有这个给我各拿一匹。”
姜知知敢打包票,家里翻遍所有的屋子都找不出一件没有打补丁的衣服。
索性这次多买两匹棉布回去,姜婆子和许氏的针线活不错,家里的衣服一般都是她们自己做。
男性给选了深一点的颜色,一匹墨色,一匹玄青,女性则稍微艳丽一点,一匹鹅黄色、一匹天水碧。
一人一身衣服,如果有没用完的布还可以拿来做里衣。
按道理来说这才挣了第一笔钱不应该如此大手大脚。
不过。
一来,以后家里人肯定会跟她来县城做生意,穿得太随意始终不好。
二来,在她看来一人一身新衣服并不算什么出格的举动。
也许在村里会有点打眼,甚至让人眼红,但总不能因为别人,自己有好日子不过吧。
三来,对于挣钱的事她已经有了一点眉目,买布这点钱还是花得起。
自顾自选完姜知知没听人应声,转头向柜台看去。
此时店铺的伙计正单手倚着柜台,见姜知知看过来,人不屑地把她从头到尾打量了一眼,嘴里发出一声嗤笑。
此刻无声胜有声。
姜知知有被侮辱到。
她未发一言,转身进了旁边的铺子。
不到片刻就从铺子里出来了,第一家铺子的伙计见她还是空着手出来,讥讽出声,“呵,买不起就不要打肿脸充胖子,死穷……”
话还未说完,就见隔壁铺子两个伙计各自捧着两匹布跟在姜知知身后,那铺子的老板还亲自将姜知知送到了门口。
他一下哑了口。
姜知知好整以暇转身,“你刚才说什么?我没听清。”
这下伙计还敢说什么,说人是穷鬼?
那他岂不是连穷鬼都不如。
正巧这时一个男人从外面进来,见着伙计直愣愣地站在大门口,顿时火了,“一天天的就知道偷懒,站在这里干什么?不用干活了?”
伙计被吼得面皮涨红,正要进去。
“您是这家的老板是吧?”姜知知的问话,让男人止住了进店的步伐。
“是,您有事?”男人看不懂姜知知的身份。
说有钱吧,一身补丁。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