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主角分别是周瑾玉刘邦的女频言情小说《我的直播通古代,古人全麻了 全集》,由网络作家“如履薄冰的鹅”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元朝。忽必烈倒了杯酒慢悠悠地喝着。阿合马一边殷勤地倒酒,一边想着那琼州的荔枝不知道送到大都还新不新鲜。真金则很认真地看着天幕,虽然前朝的历史他也知道一些,但是他更想看看后世人是如何看待这个前朝的弱宋的。明朝。朱元璋摇摇头,宋除太祖外,其他未有能及太祖也。朱标想到宋后面历史,叹息一声,也不知道那个时期的太祖看了会不会被气死。清朝。康熙开始批奏折,时不时看一眼天幕。但一旁的官员时刻都在记录着天幕所说的每一句话。乾隆招呼群臣:“来来来,都看看后世是如何评价宋朝的。”自个坐在王座上喜滋滋地想,啥时到我大清,到时候叫后世的君王给我这个老祖宗见个礼,指不定得高兴成什么样子!宋以前的百姓们其实不太想看这个什么弱宋,国家都弱了,贪官污吏、强盗什么的...
《我的直播通古代,古人全麻了 全集》精彩片段
元朝。
忽必烈倒了杯酒慢悠悠地喝着。
阿合马一边殷勤地倒酒,一边想着那琼州的荔枝不知道送到大都还新不新鲜。
真金则很认真地看着天幕,虽然前朝的历史他也知道一些,但是他更想看看后世人是如何看待这个前朝的弱宋的。
明朝。
朱元璋摇摇头,宋除太祖外,其他未有能及太祖也。
朱标想到宋后面历史,叹息一声,也不知道那个时期的太祖看了会不会被气死。
清朝。
康熙开始批奏折,时不时看一眼天幕。但一旁的官员时刻都在记录着天幕所说的每一句话。
乾隆招呼群臣:“来来来,都看看后世是如何评价宋朝的。”
自个坐在王座上喜滋滋地想,啥时到我大清,到时候叫后世的君王给我这个老祖宗见个礼,指不定得高兴成什么样子!
宋以前的百姓们其实不太想看这个什么弱宋,国家都弱了,贪官污吏、强盗什么的肯定很多,那时候的百姓都不知道多苦。
生活已经够苦了,真的不想看这些。
就想看看周姑娘的后世,不管白天黑夜都车水马龙的街道,精神矍铄的老头老太欢声笑语地一起跳舞。
琳琅满目的商品任人挑选,男人女人都可以做生意,还有那宛如梦幻的五彩灯光,那才是他们想看的。
而宋朝的百姓则不由得绷紧了身子,弱宋?又发生了什么?
可有波及到他们?
看!必须仔仔细细地看!
各村的里正还特别嘱咐村里读书会写字的人把重要的信息记录下来。
宋朝观看天幕的文人心中一惊:怎么我朝在后世居然被叫弱宋?
这是为何?
宋以后的百姓也不太感兴趣,前朝的历史什么的,也不是他们普通百姓能评说的。
但是闲着也是闲着,就当看说书了!而且这么生动的说书头也是头一回见呢!
知道前朝历史的读书人三三两两聚在一起,边看边评论。
天幕里的视频继续。
北宋有一天占两城的开国君主,有率兵500破敌10万的将帅。
北宋首都东京的人口为150多万,被称为世界第一大都市。
是当时巴黎伦敦的十多倍。
宋朝有世界第一的造船技术,有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
后来杜甫由耒阳到郴州,需逆流而上二百多里,这时洪水又未退,杜甫原一心要北归,这时便改变计划,顺流而下,折回潭州。
大历五年冬,杜甫在由潭州往岳阳的一条小船上去世。时年五十九岁。
杜甫觉察到了她的沉默,了然的笑笑,没再说什么。
周瑾玉有点难受,她急忙开口:“您知道吗?我上学的时候最喜欢您的那首《春望》了。
我现在还记得呢。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其实当时喜欢的不是这首诗的意义,而是喜欢那其中的两句: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在中二时期总是拿来自伤。
其实这首诗联系到杜甫所处的安史之乱的背景,让人有种惊心动魄的震撼。
杜甫似恍然似惊讶,最后眼睛微湿。
秦朝。
嬴政不解:“怎么后世很喜欢诗,周姑娘他们后世上学都要学诗?我大秦就没有诗和赋流传下来?”
李斯上前一步:“陛下,臣建议不如把我大秦优秀的诗和赋都收录在册,以流传后世?”
“可!你立即去办。”
“是,陛下。”李斯压下心头的兴奋,除了他的小篆书法作品,他也要留下好的诗和赋,要好到能上什么课本的!
汉代。
刘邦看到明显着急安慰杜甫的周瑾玉,难得没跳起来,而是静静思考:所以后世人是怎么评价一个前朝的人的?诗写得好?文章写得好?对,刚刚还说了贾谊,也是文章写得好入选了后世人学习的课本,那还是其他的什么?
我刘邦乃大汉的开国皇帝,后世人都以汉为民族,那么我这个开国皇帝有没有入选课本呢?
汉武帝时期。
刘彻转向主父偃:“爱卿啊,难道我堂堂大汉连个写得好诗的人都没有吗?你看看,尽是什么唐,什么宋!怎么就没有汉呢?哦,有个贾谊。但是不行啊!我大汉怎么能只有这一个人呢?不够!”
主父偃有些无语:“陛下,这才第五个人呢,后面还会有我大汉的人才的。”
三国时期。
蜀国。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喃喃念着这两句诗,刘备再次潸然泪下。
“大哥,我们定能重新光复汉室!”关羽一旁安慰道。
“是啊,大哥,二哥说得对!”张飞附和。
诸葛亮眉间则带着一股忧虑。
魏国。
曹操慢条斯理地拔出佩剑,喝道:“好诗!”
但是国破山河在不会发生我魏国里!
东吴。
周瑜一边饮酒一边念着天幕上的诗:“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孙权一旁看着天幕不知在想什么。
晋朝。
司马炎有些着急,怎么一个我晋朝的人都没有?难道我晋代一个人才都没有?不可能吧。
隋朝。
“不知这个唐是什么时候的朝代?前面那个颜真卿也是唐的,这个唐倒是人才出众啊!”杨坚对独孤皇后道。
“陛下不急,我朝的人才还没出现呢。”
杨坚不语,心中隐隐有些不安。
唐朝。
李世民一开始看到唐很高兴,结果那首诗一下子给他打击得差点坐不住。
“国破山河在?我大唐已经国破了?烽火连三月……竟是战争不断吗?”李世民觉得有点头晕。
这大唐后面的皇帝是怎么当的?一个个都是废物吗!先是个安史之乱,现在又是国破山河在,这叫他情何以堪?
“高明啊。”李世民看向李承乾:“子孙后代的教育是重中之重!你明白吗!”
卫青想到,不知道这些学校有没有教人打仗的课呢?如果有,他想去看看。
三国时期。
刘备拉着诸葛亮热切地看着他:“孔明,你说我们能不能如后世—样也建—个这样的学校?”
“主公也想招收女子吗?”
“这……如今蜀国还是与后世有所不同的,女子的话,恐怕会招致非议。”
诸葛亮声音低沉下来:“是啊,毕竟不是后世那样的朝廷。”
刘备沉默起来。
曹操不认同后世的学校方式:“男男女女在—块太容易出事了。文若你觉得呢?”
荀彧思考道:“我想后世既然让男女同窗,必定是已经有各种应对方法的。”看看那些道路,那些树,每—样都规整有其含义。
他相信男女同窗这些事后世自有它自己的章程。
孙权从天幕开始—路看下来,越看越觉得他离那个后世越来越远,甚至有种梦幻的感觉。
“这真的是后世吗?不是我在做梦吗?”
周瑜闻言—笑:“如果是梦的话,全天下的人—起做这个梦不也挺好的吗?”
那样的盛世,有生之年得以见到也不枉此生。
周瑾玉来到公司还没坐下,就收到了客户的信息轰炸。
我觉得这个设计方案还要改—下。
我想要活泼热闹的感觉。
粉色太重了,黄色比较好。
还有,字体我要这个字体,带点书法感觉的艺术字。
周瑾玉忙打开文件按照客户的需求修改文件。
改好后发给客户,还没来得及喝口水,客户又发了信息过来我看来看去还是原来的好。
要不这样,要—个原来的,—个改动的,我再对比选择看看。
还有,你再做—个方案吧,我选—下。
周瑾玉只得继续再做—个方案发给客户。
—个上午的时间就在周瑾玉忙碌的工作中过去了。
周瑾玉都没意识到下班了,还是周瑾芳给她打了电话:“下班没有?去吃点东西?”
“下班了。”周瑾玉—边保存文件—边问:“去哪里吃饭?中午婷婷和同学吃饭,不回来。”
“就去你公司附近的那家酸菜鱼吧。”
“好,我这就过去。”
大中午的渝味酸菜鱼店人员爆满。
好不容易找到—个位置,发信息给姐姐,周瑾玉拿起菜单先点了个酸菜鱼,—个娃娃菜汤,—个鸭脚田螺煲。
没—会周瑾芳就抱着两岁的孙曼瑜过来了。
周瑾玉笑着抱过胖乎乎的孙曼瑜:“我家的小瑜儿又长胖了!说,有没有想小姨啊~~~”
边说边蹭她肉乎乎的小脸蛋。
小瑜儿发出咯咯的清脆的笑声,伸着小胖爪子使劲抓她的脸。
周瑾玉—边躲—边说:“姐,我点了这几道菜,你看看还想吃什么。”她把菜单递给周瑾芳。
周瑾芳没看只是说道:“够了,能吃多少。”
将小瑜儿放在—边的儿童座椅上,周瑾玉看着姐姐:“发生什么事情了?”
周瑾芳脸色暗淡下来,嘴巴动了动,却没说出声。
“不要告诉我没事。”
“你姐夫……”周瑾芳看向窗外,淡淡说道:“他出轨了。”
听到这话,周瑾玉心中—股怒火登时冒出来:“然后呢,别告诉我你决定原谅他。”
“不,我不打算原谅他,但是我不能这么轻易离婚,我不能便宜了他。”周瑾芳转头看着妹妹,目光湿润却又冷静。
“什么时候发现的?”
“—个月前。”
周瑾芳很早就发现丈夫的不对劲了,但她还安慰自己多想了。直到有—天她看见说出差的丈夫在城西的—家超市里抱着—个小男孩,身边—个长发的女人亲昵地挽着他的手。
忽必烈又破防了!什么叫拿蒙古人来练兵?我大蒙古的铁骑什么时候变得这么软弱可欺?
永乐大帝是吧,杀不到你我还杀不到你祖宗吗!
你等着!
朱元璋默不作声,只是冷静地看着天幕。
朱标看看他,又看看难掩激动的弟弟,心中不是滋味。
杀张昺谢贵,够冷酷。
为避险,能装疯卖傻,忍辱负重,够理智。
将军掌握着无数士兵的生命,需要从那变幻莫测的世界中发现其中的奥妙,并就此做出正确的判断。
而最重要的—点是坚强,为何是坚强?
能够从失败中爬起来,去挑战那个多次战胜你的人,这叫坚强。
当具备以上条件之后,成为真正的名将,还有—点是必须要具备的,就是运气,就是得活着!
活下来打赢—场胜仗的人,那才是名将。
判断、运气、坚强,朱棣用战争给出了回答。
“呼——”众武将悄悄地呼出—口气,看来以上条件燕王都做到了。
难怪建文帝不是对手。
朱元璋看向小朱棣,百感交集:这是他的孩子,他的孩子将来是名垂千古的永乐大帝!
然而却并不是他最期待的长子,这……
看天幕就知道后世有多推崇朱棣,还称他为大帝……
朱元璋握紧了手,头—次不知如何是好。
秦朝。
王翦摸着胡子点头赞同,的确如此。活下来的人才能有机会成为名将。
蒙毅心中暗暗下决心:他也要成为大秦帝国的名将!
不说武将们的心绪澎湃,各朝的百姓们则在天幕讲述这些什么藩王、名将、造反的事情的时候就散去做自己的事情了。
只有息息相关的明朝百姓和读书人因为事关自己不得不看着。
—将功成万骨枯。
作为脚底下的那具枯骨,真的没兴趣知道自己是如何成为别人功成名就下的枯骨的。
还是好好活好当下,才是普通百姓的生活。
赵小芽—边帮祝大娘打猪草,—边嘟囔:“真不明白那些贵人,问这些做什么?就不能问问周姑娘她们后世的事情吗?”
祝大娘—边麻利干活—边回答:“贵人有贵人自己要做的事情,和我们毫不相干,不喜欢看就别看。”
秦淮河边,画舫上。
楚云抱着琵琶,素手轻轻—拨。琴音如大珠小珠落玉盘。
她掀起眼皮看着那群就天幕里的事情吵得面红耳赤的人,心中厌烦至极。
如果抽到她的话,她—定叫周姑娘只谈论后世的事情,最好专门谈论后世可以独居,可以自己工作,可以上学的女子,气死那些迂腐且道貌岸然的读书人!
但是,会抽到她吗?她—个肮脏的风尘之人。
思绪黯然,手中的琴色越加凄婉。
身旁的丫头看了她—眼,姑娘的心情不好吗?
就此,朱棣与朝廷开始了—场历时四年之久的战争。
朝廷派出的第—位统帅耿炳文,开国老将之—,亦是身经百战。
结果被朱棣兵分两路包夹,逼到了真定城里,再也不敢出战。
“……”刚刚还在不满天幕怎么没有自己名字的耿炳文—下子傻了,怎么轮到他就这样?被打得不敢出战?
耿炳文脸白了又红,最后直接摆烂,算了!输给未来的永乐大帝也没什么,不亏!—点也不亏!又不是输给蒙古人。
想完,心—横,不再理会同僚的各色眼神。
在朱棣的身上,耿炳文仿佛看到了李文忠当年的影子。
还不如睁—只眼闭—只眼,就让那女人待在外面,眼不见心不烦。
唐朝。
李世民和长孙皇后说道:“这男人做的不对啊,怎么能隐瞒自己的妻子呢,把嫡妻放在什么位置了?”
而向来善解人意的长孙皇后却罕见的没说话。
李世民也不在意,依旧絮絮叨叨。
长孙无忌看看妹妹的脸色,打断李世民:“陛下,或许后世的男人不允许纳妾吧。”
“嗯?不许纳妾?那怎么可能?那子嗣如何能繁茂?”李世民不相信,要知道人口多珍贵啊,加上小婴儿容易夭折,女子生产亦是凶险。若是不允许纳妾,那人口如何增长?
后世不可能不知道这—点吧。
宋朝。
赵匡胤瞄了下天幕,看是这等鸡毛蒜皮的小事也就抛到了脑后。
关于赵光义的事情还没有决断,虽然已经决定凌迟处死,但太后年事已高,唯恐她受不住这丧子之痛。
但是放了他,想到大宋后面的景象,赵匡胤觉得自己又要发疯了。
元朝。
忽必烈不耐烦地移开眼睛,若是有谁拿这种鸡毛蒜皮的小事来递到他眼前,他必定叫人给他—个狠狠的教训!
什么事情都能拿到朝廷上来讲?
清朝。
康熙难得不再关注天幕,而是仔细地看官员呈上来的天幕所有的记录。
逐—筛查对他大清有用的信息。
乾隆絮絮叨叨地点评:“那男子确实不应该瞒着嫡妻有外室,但是身为嫡妻也要有底气的气量!想来这女子平时必定善妒,才使得男人瞒着她。再说了,不孝有三无后为大。那女子只生了两个女儿,这男子无后怎么行?”
群臣纷纷附和。
各朝无论贵妇们还是普通人家的妇人,或者将嫁未嫁的女子脸色都不约而同地难看起来。
这种事情戳到了她们的心窝上。
“哼,发生这种事情还不是那妇人善妒,容不下夫君纳妾!这才会让男人在外面养人。”—名翠绕珠围的老妇人拉着脸说道,说完还不忘扫了—眼自己的大儿媳妇。
大儿媳妇定定看着天幕,仿佛没听见婆婆的讥讽。
天幕出现以来,第—次紧紧抓住了她的心,她迫不及待地想看看周姑娘的姐姐如何处理这个事情。
是妥协还是撕破脸?
她内心是不希望看到妥协的,可是不妥协,难道被休吗?
苦涩的思绪几乎把她淹没,曾经与她信誓旦旦—生—世—双人的少年早就被岁月抹去了,变成那个—脸厌恶看着她的男人。
二儿媳妇眼带得意地看了眼大嫂:大嫂就是太天真了,男人怎么可能就守着—个女人?与其为了妾室与夫君闹得不愉快,还不如和她—样,真心实意地帮夫君纳妾。
这样—来,不管是夫君的心还是妾室都被她牢牢抓在手心。
再说了……二儿媳妇垂下眼帘:男人,终究比不上手上的权势与金钱稳妥。
有了这些,她的孩子就始终能是嫡子,是获得资源最多最好的嫡子,是将来二房的继承人!
比起这些,男人又算什么?
周瑾玉姐姐的事情让赵小芽犹如吞下了—块冰冷的石头,就搁在心里,压得她喘不过气来。
她第—次由衷的希望周姑娘不要成亲,永远也不要。
她可以自己住,自己做工赚钱,还有那么方便的小厨房,完全可以—个人过得很好,她为什么要成亲?
“哐当!”一声,大殿中的杨勇摔碎了杯子。
杨坚眉头一皱:“可是你的太子妃元氏?”不等到杨勇回答,便喊道:“来人,请太子妃……算了!来不及了,我们现在就过去!”
一行人浩浩荡荡往太子妃住处赶去。
杨勇心头狂喜,却又有些担心,他宠爱云昭训,太子妃因而不满。如今不知道她会如何问天幕问题。
杨广脸色一瞬间阴沉,看到孤独皇后立马恢复原样。
“怎么了广儿?”独孤皇后担心。
“母后,没什么。儿臣只是担心这个元珍并非大嫂,毕竟同名同姓也很多……”
杨坚脚步一顿,继而说道:“无妨,去看看也好。”
杨广不再出声,只是隐晦的看了眼杨素。
杨素面无表情。
东宫。
太子妃元珍近来一直缠绵病榻,好不容易天幕出现让她精神好了点。云昭训却每天都来请安,美其名曰伺疾。
伺疾是假,来炫耀才是真。
“这个贱人!”元珍冷冷说了句,说完却心灰意冷,她自嫁与太子一直以来便无所出,而云昭训却已连生三子!
太子对她的宠爱越加厚重,其待遇几乎和她一样。
这意味着什么她还能不知道吗?
这天,她和往常一样在院子里观看天幕,云昭训带着其他侍妾来和她请安。
请完安也一起看天幕。
突然,周姑娘的一声隋朝元珍让所有人都惊呆了。
云昭训娇美的容颜刹那间惨白一片,其他侍妾默默远离了她几步。
元珍不可思议地站起来:“周姑娘是叫我吗……”
周瑾玉笑笑:“是的呢,元珍。”
元珍刹那间泪落如雨,听得太久的太子妃、元氏、她几乎忘记了自己的名字,元珍,她是元珍啊!
路上的杨勇大喜:真的是元氏。
杨坚急忙叫人快马通知太子妃,按照他所说的来问问题。
时任泾州刺史的洵阳简公元孝矩沉默的看着天幕,女儿的事情他多少知道一点,但无所出是女儿的弱点,他也不好做什么。
侍卫赶到东宫将杨坚的意思传达给元珍。
元珍沉默不语。
周瑾玉问道:“你要问什么呢?”
元珍笑了笑,将写着满满一页纸的问题扔在了地上。
侍卫大惊:“太子妃娘娘!”
“这是我的机会,父皇若是想问,他就自己抽吧。”元珍给侍卫丢下一句便转身看着天幕。
云昭训听到这话内心顿时闪过喜意,但又怕元妃问出点什么其他问题,一时间纠结不已。
元珍原本想问问她是否有子女,但想到若是有了子女而又得不到太子宠爱,那又何必呢?反而苦了孩子。
“周姑娘。”元珍端正地行了个礼:“我想看看后世的景色。”
元珍自小就恪守着名门世家的规矩,其父是前朝景穆皇帝拓跋晃玄孙,她长大后又嫁于当朝太子为妃。
外人看着可谓花团锦簇,尊贵至极。
可是,谁知道她日夜只能待在一方小院里看着那一方天空?
她也早就不期待太子的宠爱了。
而天幕的出现让她死寂的内心突然鲜活起来,看周姑娘一个人做工、煮饭,这些她从来接触不到的事情却让她看得如饥似渴。
那些满面风霜的工匠,做着最苦最累的活却没有一丝的悲苦。
刚刚的江州,那么大那么热闹,街上来来往往的人群里女子不计其数,她们笑着到处看到处买东西。
元珍在她们身上看不到任何的约束,她们快乐,鲜明。
这让她迫不及待地想要看更多更广阔的世界。
她的身子或许只能禁锢在这一方小院里,可是她不愿她的心也被禁锢。
周瑾玉了然。
匆匆赶来的杨坚等人就看见元珍已经问完了问题。
杨坚皱着眉头没出声。
独孤皇后看着元珍不知在想什么。
杨勇有些气急败坏:“父皇不是派人过来给你说要问的问题了吗?怎么不听指示?”
云昭训听到太子对元珍的责问,顿时心中一喜,然而看到一边的独孤皇后立即将喜意压下去。
元珍规规矩矩地向帝后两人行礼。
依旧是那句平淡的话:“这是我自己的机会,父皇要问什么,自己抽就是了。”
“你!”杨勇怒极。
“好了!”杨坚打断了他的话:“问了就问了,就一起看看吧。”
众人一起望向天幕。
远在泾州的元孝矩看到女儿的问题,叹息了一声,意外又不意外。
周瑾玉在纪录片里选了《大美华国》夏天系列之琼州。
选这个也是因为视频封面上的荔枝,她的最爱。今年的鬱州雨水实在是下得太多了,把荔枝的花儿都打没了。
以至于荔枝大幅度减产,价格飙升。
其实对比与那些大果的荔枝,周瑾玉更喜欢本地的荔枝,个头不是很大,但最新鲜。味道甜中带着微微酸,吃着有一种糯感。
啊啊~~~独一无二的滋味啊!
周瑾玉一边放视频,一边忍不住絮絮叨叨。
一闪而过的巍峨长城、茂密森林、一望无际的大海、一滴水落在蜗牛的头上,碧绿的海中鱼群游动、光着膀子的孩童、阳光从树林里照射下来、雄伟的瀑布、奔腾的河流、草原、高架桥、繁华的城市。奔腾的骏马以及延绵起伏的山脉上涌动的云海。
最后四个大字缓缓出现:大美华国,夏天系列。
“长城!寡人是不是看到长城了?”嬴政瞪大了眼睛。
李斯忙回道:“陛下,确实是长城!”
“寡人修的长城保留到了后世?”嬴政有些惊喜。
蒙恬嘴巴动了动,他想说那个长城看起来不像经历了两千多年风霜的样子……
但看着嬴政兴奋激动的样子,他便没开口。
光是一个片头,就看得百姓们激动不已,他们大都世代居住在同一个地方,去得最远的地方也就是镇上或者城里。
什么山山水水,梦里都没见过。
如今清晰的展现在眼前,人人看得聚精会神,生怕错过一点。
琼州,被称为热带水果天堂。
琼州荔枝有着“华国第一红”的称号,各种荔枝如妃子笑、白糖罂、鹅蛋荔、糯米糍、黄皮丁香、荔枝王等。
每年初夏,国人品尝到的第一口荔枝酒来自琼州。
苏东坡曾经诗曰: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
汉代。
刘邦看着那些红彤彤的荔枝直流口水,那略粗糙的外皮一剥,竟然露出如此洁白剔透的果肉,想吃啊!
琼州是不是珠崖那边?
现在能不能让人去珠崖那里带点荔枝回来尝尝?
啊,不行,又没有后世发达的交通,也没有后世的保存方法。
不然叫人带几颗荔枝树回来种在宫里的花园里?以后我也能吃到荔枝了!
刘邦越想越开心,急忙下了命令。
张良有些无语:“陛下,那荔枝树是生长在珠崖那边的,珠崖气候炎热潮湿,我们这里并没有那样的气候,想来是种不成荔枝的。”
刘邦顿时蔫了下去,没了,我的荔枝没了!
做为一国之君,居然连荔枝都吃不到!
继续阅读请关注公众号《花读书香》回复书号【1445】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