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手机版

绿色小说网 > 现代都市 > 重生后,狂撩清冷世子爷全本阅读

重生后,狂撩清冷世子爷全本阅读

青青紫紫的荒古龙族 著

现代都市连载

无广告版本的古代言情《重生后,狂撩清冷世子爷》,综合评价五颗星,主人公有谢宴周玉珠,是作者“青青紫紫的荒古龙族”独家出品的,小说简介:多了几分。一行人安置好,又开始烧火煮今日的饭食,等到屋内饭香冉冉,众人盯着那个咕噜咕噜冒着热气的陶罐,不自觉的咽口水。冬日能在温暖的室内吃上这样一口饭食,不异于雪中送炭。平日有些看不上的吃食,在这样寒冷的冬日也是吃得热火朝天。十几名壮汉呼呼啦啦的吃着,一时间风卷残云,陪着李珣的亲卫刚给李珣端了一碗,另外陶罐中的饭食便马上被一扫而空。庆......

主角:谢宴周玉珠   更新:2024-06-09 22:08:00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男女主角分别是谢宴周玉珠的现代都市小说《重生后,狂撩清冷世子爷全本阅读》,由网络作家“青青紫紫的荒古龙族”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无广告版本的古代言情《重生后,狂撩清冷世子爷》,综合评价五颗星,主人公有谢宴周玉珠,是作者“青青紫紫的荒古龙族”独家出品的,小说简介:多了几分。一行人安置好,又开始烧火煮今日的饭食,等到屋内饭香冉冉,众人盯着那个咕噜咕噜冒着热气的陶罐,不自觉的咽口水。冬日能在温暖的室内吃上这样一口饭食,不异于雪中送炭。平日有些看不上的吃食,在这样寒冷的冬日也是吃得热火朝天。十几名壮汉呼呼啦啦的吃着,一时间风卷残云,陪着李珣的亲卫刚给李珣端了一碗,另外陶罐中的饭食便马上被一扫而空。庆......

《重生后,狂撩清冷世子爷全本阅读》精彩片段


李珣站在门前,轻轻敲了敲门,等屋内王嬷嬷回应,他才带人进屋。

众人一进屋,便感觉通体舒畅,破庙虽然有几处漏风。但都被王嬷嬷小心的堵了起来,加上在山间,有大树阻挡,所以屋内比外头不知好上多少。

而且屋内火堆烧的极旺,众人看着那火堆,感受着明黄火焰的温暖,仿佛从冰天雪地进入到了另外一个世界。

这屋里极为宽敞,应当原是废弃的大殿,李珣进来后便带着亲卫走到玉珠她们所在位置的另一侧。

王嬷嬷见几人进来,便确定这几人绝对不是歹人。少年气质不凡,另外几人也是训练有素的模样。

见众人放下手中东西准备收拾,王嬷嬷起身拿了火堆旁的一堆柴火抱了过去。

“公子,你们不介意就先用这个吧!我这是我拆掉的一些桌椅板凳。”

李珣打过招呼后,正招呼众人将东西安置好,听到声音,连忙转头。见王嬷嬷抱着满满一大堆柴火过来,心中感谢,这样深的积雪可不好找干的木柴。连连拱手,说道。

“这位夫人,实在感激。”

王嬷嬷见状,只摆摆手,见少年性情温和好相处,她又将陶罐烧好的热水给他们拿了过来。

“先喝口热的,这是我们烧的水,都不值钱,先喝一些暖暖身子。”

李珣知道这是好意,也不客气,况且现在也不是推脱的时候,他身旁的亲卫上前接过陶罐,又拿出带着陶碗给众人倒上。

陶罐不算大,一行人各喝了碗热水,感觉冻僵的身子终于活泛了起来。

李珣也不是小气之人,他们一行人自然带了吃食,给身边的亲卫使个眼色,那亲卫便将肉食送了过去。

他们上路,自然米面、肉食、锅碗瓢盆都带了。

王嬷嬷看到他们送过来的一条冰冻的鱼,看起来足足十来斤,一瞬间眼神都亮了起来。她和玉珠这大半个月哪里吃过肉食,玉珠也是看着便瘦了一圈。

她侧头看向玉珠,玉珠也微微点了一下头。

她们刚刚给人送了柴火和热水,如若现在不肯收人家的谢利,人家还以为她们一开始便有求人的打算,到时候还不好办。

王嬷嬷连忙起身将手往衣裙上擦了擦,笑着说道。

“真的谢谢您家公子了,我们也不推辞,实在是好些时候没尝过肉味了。”

说着还有些不好意思,有些涨红了脸,一旁的玉珠也跟着小声说了一句谢谢。

李珣余光将这些看在眼里,不自觉对两人好感便多了几分。

一行人安置好,又开始烧火煮今日的饭食,等到屋内饭香冉冉,众人盯着那个咕噜咕噜冒着热气的陶罐,不自觉的咽口水。

冬日能在温暖的室内吃上这样一口饭食,不异于雪中送炭。平日有些看不上的吃食,在这样寒冷的冬日也是吃得热火朝天。

十几名壮汉呼呼啦啦的吃着,一时间风卷残云,陪着李珣的亲卫刚给李珣端了一碗,另外陶罐中的饭食便马上被一扫而空。

庆国信奉男子远厨庖,所以味道也算不上好,刚刚做的吃食量少,对于十几个壮汉来说,更是只能算是塞了个牙缝。

王嬷嬷在屠户家长大,自小不缺吃穿,平日更是做惯了吃食。见他们这样做吃食,心痛不已,只觉得他们浪费食材。

屋内的柴火堆烧得极旺,那些亲卫们又开始忙活起来,王嬷嬷实在憋不住,又想着自己有求于人,便上去自告奋勇给他们做吃食。

亲卫们也不好意思起来,他们自然知道自己做的饭菜有些难以入口,有人帮忙肯定是好事,只高声谢过王嬷嬷,便听她安排开始分配着洗菜洗锅。

李珣在一旁并未阻拦,一是知晓亲卫们有些贪嘴也实属正常,毕竟他们做的饭食是真的难吃。二是他看得出来,王嬷嬷只是普通仆妇,并无害人之心。

不过他将门出生,自小在西北长大,并不重口腹之欲。平日在西北兵营,也都是与将士们同锅而食。

他转身去外头拿来陶罐煎药,这次回京,母亲担心他受冻发热,常见的伤寒药物也带了。

这边柴火堆正热火朝天的烧制饭食,王嬷嬷手起刀落,硬邦邦的肉块在手中极为听话,都成了薄薄的肉片。

一旁的壮汉们都有些带着崇拜的眼神看着她,他们练刀这么多年,肉块都没有这样听话。

李珣看到那小女孩单独坐在庙中另一侧,她的仆妇还在忙活着自己亲卫的饭食,想到这一时间脸上有了几分热意。

但是考虑到现在的情况,他还是颇有几分不好意思的走了过去。

玉珠是没见过李珣这番模样的,她去京城后,也在逢年过节时见过他几次。

看着他从少年变成青年,然后……。

想到这里,她突然沉默下来,不知道如何想那然后后面的事。

她自少年开始,心中爱慕的那人便是李珣。

她喜欢他这样洒脱、倨傲、意气风发的活在这世上,因为这是她无法做到的。她是孤女,便只能小心一些活着。即便姨母疼爱,却始终不似父母那样。

“小女娘,可否借你这边的火盆一用,我想熬制一些汤药。”

“公子,你用吧!”

玉珠并未多言,说完之后便自己起身走到火堆一侧,她想多说一些,可是她自己却又不知道能和他说些什么。

现在的李珣,才十五岁。

如果自己没记错,这次回到京城后,李珣便会去往西北。也是因为李珣是镇北侯府独子,经常会去西北待上几年才会回京。

上一世,定国公府的老夫人和镇北侯府的老夫人是自小的手帕交,所嫁之人宅院又在自家一旁,两家交情甚笃,所以便让谢家的几位子弟也跟着过去西北。

只不过李珣是四年后才回来京城的,谢家的子弟待了两年便回来了。


转眼便是三年后。

玉珠这几年端庄知礼,从不掐尖冒头,六爷院子的人都知道表姑娘如六夫人一般,是个温柔的性子。

徐氏日日和玉珠在一起,倒也不觉着她有什么变化,只偶尔觉得她身量长高了些。

可是谢琛作为她表哥,三个月回家一次,有时甚至半年才见一次玉珠,自然能感觉到她的变化。

谢琛端坐在正厅一侧,正等着内室梳妆的徐氏出来。他此次回府,便是因着书院放假,特意回府看看双亲。

而且他听大哥说了,此番祖母花重金和人情请了周大儒过来,估摸着过小半个月就要给他们正式授课了。

他想着既然大哥都说了,估计也是大差不差,以后可能就在府中读书了。

不过离母亲近些也是一件好事,何况他觉着自家爹爹有些不着调。对于谢六爷府外另外置办了院子一事他自然知道,只是作为男子,他倒不太会去共情母亲,或者觉着父亲有问题。

他只是单纯的觉着父亲不着调,不然也不会这么多年在大伯舍命救驾以及祖父余荫在的前提下,都没办法升官。

他举着茶杯,缓缓喝了一口热茶,心中微微叹气,只觉着自己要更努力一些才好。眼看着自己姐姐已经出嫁,自己成长起来娘家便是她的底气。

他一身青色儒衫,看着清爽,过几日便要立夏,可是天气却不算热。

正赏着茶,门外的丫鬟便喊了声“表姑娘来了”。说完便挑起珠帘让玉珠入门。

谢琛下意识的往外边一看,只见自家表妹款步而来。她等过一月便是十四岁生辰,谢琛只三四个月没见她,这一下却见她的身量如抽条一般,拔高了不少。

身着交领淡粉色牡丹花边窄袖短衫配湖蓝色如意纹长裙,显得乖巧灵动。胸前更是鼓鼓囊囊,明显她的衫子刻意松垮了些,但依旧能看出某处实在太过于突出。

他还未见过这样年轻的女子胸前可以这样鼓,似意识到自己的目光不应该看那处,却因着是刚知晓事的少年,还是在那处停留了一会儿。

只是一瞬的功夫,玉珠已到他眼前,行了个礼,柔柔喊了声“表哥”。

离得近了,谢琛更能看清玉珠长开后的容颜。

肌肤莹润粉嫩,朱唇粉面,眉眼盈盈如一汪春水带着笑意看着他,就如那半开着的山茶。云鬟雾鬓的乌发梳着简单团髻,几只简单的珠钗在发间,清纯又带着些妩媚。

谢琛一时间有些怔住,他知晓自家娘亲长得美,自己的妹妹楚玉也是美人,却没想到,自家表妹,美的如此这般……这般勾人。

他连忙端起茶杯,整个人看着更严肃了。

谢琛长得白净端正,一举一动极为克制守礼,一看便是大家族养出来的。上一世也确实在一步一步高升,虽不如谢宴周和谢琰惊艳。

但是同样的,玉珠估计这位表哥以后前途也是不可限量。

毕竟这样古板守旧又严肃且学问扎实却不蠢笨的人,往往能走到最后。

说真的,玉珠觉着谢琛不像姨父姨母,上一世也听老一辈的谢家仆妇说,谢琛更肖似他已逝的祖父。不算惊才艳绝,却持久耐造。

谢家祖父便是,在朝堂摸爬滚打四十载。开始不显,可官场却如大浪淘沙,慢慢便能看出他的手段和能力,历经两朝风雨仍岿然不动,是纯臣更是能臣。

最终因为自己长子突然逝世,而后身子也跟着垮了,不到一年便逝世了。

玉珠还想说点什么,谢琛却因为自己刚刚看了她的胸前,只感觉浑身不自在。且刚刚她行礼后便走去他一旁坐着,属于她身上的那股明媚的甜香却仿佛在自己鼻尖。

他忽地想起前些日子在书院时同窗塞给他的小册子,当时他看着书中用简单线条勾勒的男女,只觉得丑陋,现在却开始记得清清楚楚。

他自是不敢再看她,才十六岁的少年,第一次遇到这种情况,有些不太懂得掩饰,他招来仆妇低声说道。

“你同母亲说一声,我与同窗今日要一起去游湖,因着约得时间有些早,现下必须先出发了。晚间我再来同母亲一起用饭。”

仆妇低声称是。

谢琛声线清朗,刚过变声期不久,听着便如他这人一般,端方有礼却又古板。玉珠自前世起便多受这位表哥照拂,自然心中很喜欢表哥。

姨母、王嬷嬷、表哥表姐,这几人对于她来说,便是心中真正信赖且依赖之人。

她看向谢琛,脆生生的说道。“表哥,你今日要去游湖吗?”

谢琛神色一僵,不自然的回头,便看到自家表妹正看着他,眼底倒映出他的面容,甚是温柔。

他还没体会过男女之情,也没有爱慕的女子。谢家家规对于男子严苛,成婚之前不允许他们沾染情事,也恐他们年轻不懂节制,伤了身子。

所以谢家子弟身边都是亲卫及仆妇或者容貌不出众的洒扫丫鬟,哪里见过这样的场面。尤其还是自家表妹,这种更让他觉得心中有些异样的无措。

“嗯!”他低低应了一声,似怕玉珠再说些什么,便急急的走了出去。

玉珠还未见过自家表哥这样着急的时候,莫名觉得表哥也不似那般严肃得让人害怕。只以为自己上一世跟表哥不亲近,也没注意那么多,便没多想。

唯有她身旁的王嬷嬷,她是过来人,又注意力都放在玉珠身上,自然会察觉到那些窥探的眼光。

她心中百转千回,最终决定闭嘴。

她认为,如果玉珠能嫁与谢琛,那自然再好不过。

首先国公府她这些年也看到了,人丁少,不算复杂。最重要的是如果徐氏做了玉珠的婆母,那玉珠这辈子都是好日子。

且谢琛看着便是长相人品都极为不错的男子,只是太过一板一眼了些。但王嬷嬷却挺喜欢他这样的,也不容易沾花惹草。

女子嫁人基本能决定后面几十年过什么日子,她自然盼着玉珠好。只是侯府门槛高,所以她也不敢多说什么,怕到时候得了一场空。


玉珠虽然打定了主意想着要嫁谢宴周,却也知道现在不是时机。现在找时间凑上去,反倒惹人厌烦。

而且……,玉珠低头瞧了瞧自己一马平川的前头,现在还是小姑娘模样呢!想招人也得长开了再说。

如果她没记错,谢宴周和表哥他们这次从书院回来以后,便会立刻出发去西北,两年后回来。

回来后按往常一样还是在松山书院读书。

李珣却是四年后回来的,他回来时西北战事一触即发,镇北侯手握兵权,官家不太放心,便让他的独子回京。

到那时,恰巧朝中一位大儒告老还乡,定国公府便花了重金给表哥们请这位大儒前来教学,老太太还发话说侯府的年轻一辈都可以去上课。

上一世侯府人少,便只有三位表哥,还有李珣以及大夫人的侄女去了。

玉珠打算借着这个机会接近谢宴周,所以这一世她也准备要去上课。

只不过现在当务之急便是央求姨母给她请个女先生,不然她自己到时只识得几个字,想去也说不过去。

人家可是大儒,杀鸡焉用牛刀,她自己也没这个脸。

玉珠家是江南传统的商户人家,规矩少,也不会专门找人教女子读书。就是学学算术用以成婚后管家算账,另外再教一些浅显易懂的,大概能看懂书信就行。

再说旁的,那可以算是一概不知。

这也是为何上一世玉珠看话本都有些难度的原因,当今的话本,大多咬文嚼字,遣词造句也是异常繁缛。她很多字不认识,自然有些句子也无法理解。

过了大半个月,玉珠也大概摸清楚,侯府和上一世的情况基本无二,看来重生的确实只有自己。

正值用过午饭,徐氏便带着玉珠和玉珠表姐一起聊聊趣事。

女子在家中也是苦闷,像国公府这种人家,更是一门不出二门不迈,只得有人家下帖子才会出去走一走,所以徐氏倒喜欢和自家女儿还有外甥女多说说话。

玉珠便借着闲话家常的功夫和徐氏说起此事。徐氏见玉珠有这份心,心中倒是有些赞许。

她和玉珠母亲,从小便不爱读书。她喜欢绣花,妹妹喜欢算账。好在自家是商户人家,这样的喜好刚刚好,到时嫁与商户也是会掌家就行。

可是嫁入侯府后,她这就有些不够看了,侯府往来的人都是些知书达礼的女子,她这一比较,就显得有些俗。

加上她是商户出身且外貌有些不够端庄,两项相加便是俗上加俗。

不过再怎么样她成婚了,又生了一儿一女,这辈子也算定性了。再去让她读书强行附庸风雅,既强人所难还恐遭人耻笑。

好在她自个的女儿楚玉,倒是挺爱读书的,她估摸着是遗传了谢家。没成想,自家外甥女也愿意找夫子读书。

她在心中琢磨了一圈,如今玉珠过来了,往后也不可能再去昌州婚嫁,而京城这边尚文风,有些学识的女子在婚嫁之事上确实更好一些。

想明白这个,她暗自怪自己不够关心玉珠, 连这些最重要最基本的自己反倒没注意。

玉珠眼瞅着过个三四年便要相看了,样貌也是和她有些相似,是京城人家普遍不喜欢的模样。如果家世不好还没有点自身优势,那到时候选人家可就有些麻烦。

这时徐氏想起来,原先她也让谢六爷找了一位专门教楚玉的女先生。只是现在楚玉眼看着要成婚,所以从去年年末,便没上课了。

或许可以将那女先生再请过来。

一旁的楚玉是适时的说道。“娘亲,虽说世人都说女子无才便是德,但是成婚后,女子需要掌家,不识字怎么可行,到时还被底下的婆子糊弄过去了。”

玉珠眼含感激的朝自家表姐点了点头。

徐氏听后,拍拍玉珠的手,又笑着说道。“你表姐说得对,而且婚后有些学识跟夫君还能多说说话,姨母看看,有合适的女夫子就将人请过来。”

“谢谢姨母。”

玉珠也不客气,只笑盈盈的靠在徐氏的肩膀,语气亲昵的说道。

楚玉的目光看向玉珠,她倒是没想到,新来的表妹不止长得好性子也是极为不错的。

有什么需求就会大大方方说出来,而不是藏着掖着,那样她反倒不喜欢。

而且极会撒娇,不是那种刻意的装痴卖傻,只让人感觉贴心,看着喜欢却不觉得腻味。

她跟自家哥哥一样,自小便学不来这些小女儿娇态,表妹来了,反倒让她有种长见识的感觉。原来和自己母亲之间,还可以这样亲密。

楚玉忽然觉着,或许她也可以学学这位表妹。毕竟父母疼爱子女天经地义,她们的爱甚至不需要你回馈。

可是成家换了角色那便不一样了,与你相伴几十年的夫君说起来也只在婚前见过几次,说了解也只了解个大概。

如果想与那人长久在一起,并且生儿育女,还是夫妻间多一分亲密比较重要。

玉珠不知道,自己因着一些个亲昵点的动作,反倒让自家表姐对婚事多了几分感悟,更是婚后出现问题后多了一份思考。

而不是仅仅如大部分一样,盲目的追求相敬如宾即可,所有的苦楚都往肚子里咽。

她上一世自然和姨母是没这样亲密的,只是因着重活了一世,又和姨母在前世相处了那么多年的记忆,所以言行举止间就多了一分信任和依赖。

也因着有上一世的记忆,在国公府这边倒也生活的愉快知足。

对于她来说,能有吃有喝,姨母和嬷嬷健健康康在她身边,便是她最大的快乐。

转眼过去了两个月,玉珠终于见到了从松山书院回来的自家表哥。

那日下午去给姨母请安,便看到端坐在一旁的表哥。表哥还是如上一世一般,长相端正,是大家公子的气质。但为人颇有些古板,只严肃的看着她。

倘若是上一世的玉珠,见他这样严肃,肯定还会有几分害怕,可是重生一世的玉珠,自然知晓自家表哥只是性子是这样,人却是极好的。

她行了了礼,笑着喊着,“表哥。”

只这一声反倒让她表哥有些不好意思,谢琛他假装侧头轻咳一声,做惯了弟弟,这是他第一次当哥哥。虽然少年老成,却掩饰不住心中的喜悦。

如玉珠所料,这次见了表哥之后,再听到的表哥的消息,便是去了西北。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