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手机版

绿色小说网 > 现代都市 > 全章阅读我在盛京开小馆

全章阅读我在盛京开小馆

四颗杨梅 著

现代都市连载

《我在盛京开小馆》是作者“四颗杨梅”的代表作,书中内容围绕主角李玥妩李清远展开,其中精彩内容是:【慢热、非爽文介意慎入】青杏巷子有家长欢小馆,晨起点卯的大人们,瞧着卖了大半的生煎包,心中暗暗祈愿:高祖保佑,明日灌汤包还有的剩,若是不成,鲜肉馄饨亦可。裴泓之偶然吃过一回,才知李娘子不仅早食做的好,玛瑙肉,手撕鸡更是绝佳,就连酒酿圆子,糖蒸栗粉糕也让人回味无穷。眼瞧着盛京溜猫逗狗,倚栏红袖的儿郎们,有事无事就往小馆窜。裴侍郎的心情日益沉重,寻着机会,就去敲李娘子的门:不知贵店,还缺账房先生否?...

主角:李玥妩李清远   更新:2024-04-08 12:05:00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男女主角分别是李玥妩李清远的现代都市小说《全章阅读我在盛京开小馆》,由网络作家“四颗杨梅”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我在盛京开小馆》是作者“四颗杨梅”的代表作,书中内容围绕主角李玥妩李清远展开,其中精彩内容是:【慢热、非爽文介意慎入】青杏巷子有家长欢小馆,晨起点卯的大人们,瞧着卖了大半的生煎包,心中暗暗祈愿:高祖保佑,明日灌汤包还有的剩,若是不成,鲜肉馄饨亦可。裴泓之偶然吃过一回,才知李娘子不仅早食做的好,玛瑙肉,手撕鸡更是绝佳,就连酒酿圆子,糖蒸栗粉糕也让人回味无穷。眼瞧着盛京溜猫逗狗,倚栏红袖的儿郎们,有事无事就往小馆窜。裴侍郎的心情日益沉重,寻着机会,就去敲李娘子的门:不知贵店,还缺账房先生否?...

《全章阅读我在盛京开小馆》精彩片段

“李娘子,生煎可还有的卖?”

寅时才过,天色还未透亮,盛京城就己经热闹起来。

青杏巷子的朝食铺子,早早都开了门,各色食物的香气夹在叫卖声中,让人口齿生津。

其中尤以长欢小馆门前最为热闹。

孙婆婆卸了挡板,将冒着热气的蒸笼搬到长桌上,转身去拿纸袋的功夫,门前就排起了十几人的队伍。

李玥妩将最后一点鲜肉馅包完,端着摆满馄饨的笸箩出来,立刻就有人注意到了。

“李娘子可是要煮馄饨?”

排在前面的男子,是老食客了。

他心知若是慢一步,只怕要与这为数不多的馄饨失之交臂了,也不等李玥妩回答,先定下一碗。

“郎君莫急,”孙婆婆麻利将客人要的五个生煎装好,抽空回了句,“馄饨却还有不少,只是纯肉馅儿,怕是许多郎君吃不惯。”

这就是善意的提醒了。

长欢小馆的吃食不便宜,比之一些大酒楼,也不遑多让。

香菇鸡丁馅儿的生煎,一个要五文钱,这纯肉鲜儿的馄饨只怕是更贵。

现下排队的食客,大多在附近坊市或码头做些粗活,一天也就挣个七八十文,一碗馄饨,半天的工钱便没了,须得提醒着些。

方才有些意动的郎君,禁了声,眼神转了一圈,复又落回蒸笼里。

长欢小馆只卖早食,或是包子,或是生煎。

包子又分荤素。

肉包子一个五文钱,素的,则只需三文。

虽是比别的早食铺子贵了一文,但胜在店家实诚,包子都是皮薄馅大。

做粗活,下苦力的汉子们,也只需三西个就能管饱。

而且,李娘子的厨艺好,分明是一样的馅儿,偏偏她家的叫人吃了,回味无穷。

“劳烦李娘子为我煮一碗,今日不用上工,倒是可以慢慢品尝一番。”

吴大朗就在前面的杂货铺子当伙计,店家有事,铺子关门一日。

他想着长欢小馆的生煎,还是起了大早。

家里的婆娘还没吃过这新鲜玩意儿,听他提过一嘴,念叨了许久。

“客人里面请,馄饨这就好了。”

锅上的水烧开着备用,李玥妩抓了十个馄饨,放了进去。

等水沸腾,才不慌不忙揭开另一边温着的鲜鸡汤,舀了一勺铺在碗底,将煮好的馄饨捞起,控水后倒进去。

切的细碎的葱花与芫荽,并着小虾米,一同撒上去。

薄薄的馄饨皮,露出几分肉粉色,汤底清白,葱花脆嫩,光是瞧着卖相,就让人食指大动。

吴大朗道了谢,拿起汤匙,迫不及待的舀了一个喂进口中。

皮很薄,牙齿轻轻一咬就破,肉馅里的汁水就流了出来,鲜美的肉味霎时在口中荡开。

虽是纯肉馅,却并不觉得厚重,很是爽口。

再喝一口汤。

芫荽和葱花并没有遮挡了鸡汤的香味,反倒有解腻的功效。

温热的汤底,顺着食道落入腹中,驱散了清晨的凉意,让人忍不住喟叹。

细细体味过一番,他不得不为李娘子的厨艺再度折服。

顶着众人探究的目光,吴大朗细嚼慢咽,足足吃了一盏茶的功夫。

“孙婆婆,再包五个生煎,一并算钱。”

这时摆在长桌上的蒸笼己经少了大半,煎包锅里的生煎,也只剩下寥寥几个。

李玥妩将剩下的六个都装进纸袋里,递了过去:“生煎五个二十五文,馄饨一碗五十文,总共收您七十五文,您拿好。”

早知这鲜肉馄饨不会便宜,但五十文还是叫人咂舌。

口齿间还能回味到的鲜香,让吴大朗掏钱的动作爽快了许多。

将铜板收好,李玥妩抬头看了眼将将泛白的天际,寅正了。

才想着,一辆乌篷马车就停在街边。

走下来的郎君穿着绿色官服,颈挂方心圆领,脚步有些匆忙。

停在小馆前时,方才放缓脚步,理了理衣摆,从容走了进来。

“李娘子,生煎可还有的卖?”

不等李玥妩回答,就看到一旁只剩些残渣留在上面的煎包锅,神色难掩失望。

本以为今日赶早,竟还是迟了一步。

还未走远的吴大朗,默默装着馄饨的纸袋揣进怀中,加快脚步离去。

“少监若是不急,可尝尝这鲜肉馄饨。”

赵少监瞧着她捞出来的馄饨,忙点了头。

“便来一碗,再加两个肉包子。

里头可有空闲?”

不怪他有此一问。

长欢小馆生意红火,店面却只有丈许宽,不足寻常铺子一半。

其中大半又搭了厨房,堪堪剩下两个桌椅的位置。

若不是客人们赶时间,并不进去吃,只怕要挤做一团了。

“少监来得早,里面还空着。”

赵少监满意点头,捋着才蓄起的胡须,迈步走了进去。

瞧这姿态,要当他进的是高门大户了。

馄饨很快端上桌。

还不等他动筷,熟悉的声音响起。

“李娘子,今个有新鲜吃食?

不肖什么,给我来一碗。”

“中丞里面坐,馄饨这就好了。”

眨眼的功夫,小馆里就坐了西五个身着官服的郎君。

每人面前摆着一碗馄饨,并几个包子,各自吃的酣畅淋漓。

青杏巷子所在的坊市,算不得最热闹。

因着靠近官舍,是不少官员每日点卯必经之路,租金也并不便宜。

长欢小馆的食客,也有附近的官员。

他们品阶在盛京算不得高,行事的规矩就少了许多。

比如吃食。

高门显贵是断不会在她这蝇头小馆里委屈的。

早起才包的馄饨并不多,很快就卖完了。

李玥妩拿出账本,一边敲打着算盘,一边记录着早上的收益。

在算珠撞击的哒哒声中,小馆用一张长桌,与街上的热闹分割。

时人注重“食不言”,又是举止有度的读书人,偶尔交谈,声音也压低了几分。

“千秋节将近,圣人未有示下,胡尚书犹疑……。”

“……”早朝在卯时,众人用过早食,一同动身离开。

孙婆子将空了的蒸笼搬回后厨,又收拾了桌上的碗筷,才坐下歇息片刻。

“娘子,今日进项如何?”

李玥妩做好记录,将账本仔细收好,看了眼外面还剩下的三层蒸笼,说道:“约莫一贯并三百多文。”

她秀眉微蹙。

只她们俩人,准备这些就颇为吃力了,想多赚钱,还要从别的地方入手。

孙婆婆则很是满足。

小馆这才开了大半年,只做早食,就能比得上旁人整天的收益,属实不错。

这样下去,来年就能买个更大些的铺子。

以娘子的厨艺,不愁没有客人。

小说《我在盛京开小馆》试读结束,继续阅读请看下面!!!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